夜泉

作者: Fwx烟雨倾城 | 来源:发表于2021-09-06 20:55 被阅读0次

[明]袁中道

山白鸟忽鸣,石冷霜欲结。

流泉得月光,化为一溪雪。

这首诗描绘了山间夜晚的山泉美景,表现了山的寂静和生机。

整首诗用以动衬静的方式来写。这幅幽静的山泉夜景,在诗人笔下充满了活力,一石一水,生气勃勃,情趣盎然。

“山白鸟忽鸣”,应是从王维诗句:“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化出,一轮明月破云而出,把山岭照得白皑皑,而月光照进鸟巢,使鸟儿惊诧,鸣叫起来。

清静的山丘传来鸟叫,更显幽美。次句既所所感,也点明秋天的时令。霜天月夜,石块单是看都有冰冷的感觉,而且仿佛秋霜都要冷得凝结了,暗地里还是照应一个“白”字。

最后二句,写皎洁的月光照在清泉上,那泉水浸染上明月的白色,仿佛净化了,顿时变成一溪白雪。

诗人笔下的山、鸟、石、泉,在优美的月色下,融成一幅绝色的图画:幽静,清冷,空明,爽洁。正是这是白色的基调,渲染了清冷幽静的气氛。

诗题为《夜泉》,主要写的却是对月色中的山水景物的感觉。

“山白”是山在月光沐浴下呈现的色调。一声鸟鸣划破寂静,反而更衬托出寂静,正像王籍所描绘的“鸟鸣山更幽”的境界。

山白而鸟忽鸣,不管两者有无联系,总让人联想到王维的诗句:“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这里没写月,但诗人已向我们暗示了月光,下面的景色都由此而生。

“石冷霜欲结”,表现出视觉引起的对触觉的联想。清幽的月色洒在石头上泛起一片冷光,青白青白的像是要凝作霜花。

这一句写得非常虚,由月色在石上的反光产生冷的感觉,同时又由冷和白色幻化出霜的想像,作者在此巧妙地运用了通感的艺术表现手法。

诗人置身于朗月的清辉中,山看上去是白的,石也泛着冷光像要结霜,而石下的泉水呢,被月华映照,银光闪烁,简直像是一片雪。

古人写夜泉的诗句很多,因为是在夜里,一般都用听觉来表现它,写它的淙淙流声。

而本诗的作者却独从视觉来表现它,不能不说是别出心裁的艺术创造。雪的比喻不仅生动形象,而且暗应上文的“冷”、“霜”,承接十分自然,作者的心思绵密由此可见。

相关文章

  • 夜泉

    今天的题目其实是一个缩写,因为夜晚是灵感的源泉,故而以夜泉命名。 夜幕降临,一切事物都笼罩在面纱背后。 每当天空落...

  • 夜泉

    [明]袁中道 山白鸟忽鸣,石冷霜欲结。 流泉得月光,化为一溪雪。 这首诗描绘了山间夜晚的山泉美景,表现了山的寂静和...

  • 夜柔泉村

    山岚叠嶂起秋风, 漫漫层林意空蒙。 阡陌桑田千古在, 炊烟几度亘今同? 杉木和田田是资深驴友,今天是入秋以来第一次...

  • 功课

    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 功课

    山中一夜雨, 树杪百重泉。

  • 香雪海 / 2018 送你一首小诗

    香雪海 泉 涌 冰 释 夜 萤 飞 荡 孤 ...

  • 写在泉港台风夜

    似乎已经习惯了 习惯到甚至可以漠视它的到来 这个海边的小镇 多少年来接受着大海恩赐的福祉 也饱受着老天久远的磨砺 ...

  • 独夜思

    常夜相思圆月伴古井夜桥泪如泉养士百载无风骨秀院女子英豪心

  • 心有流泉

    心有流泉 (改编自 尼采《夜謌》) 心有流泉 倒映皎皎明月 心怀恋曲 芳草轻轻摇曳 决定了 就不再彷徨 热忱 赤...

  • 一首意趣深长的明代写景小品诗

    《夜泉》明朝:袁中道 山白鸟忽鸣, 石冷霜欲结。 流泉得月光, 化为一溪雪。 【赏析】这首小诗,必须反复吟味,才会...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夜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reyw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