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间翻到去年的一条朋友圈,觉得几条讨论有那么点意思,稍加编辑摘录以下(嗯,就是日更继续偷懒呗)
时间:2017年6月22日
地点:麦乐地朋友圈
观点:“生活品中的伪劣品易发现,思想中的伪劣品难察觉”
以下评论
哲学家:生活中和思想中的伪劣品都难以发现,此说法不过在拔高思想工作者的高度,忽略体力工作者的贡献,鄙视
某宝妈:生活中和思想中的伪劣品都容易发现,,生活的器物会将就使用,可是,思想中的不和谐却无法妥协,所以才有类聚,群分。
哲学家:嗯,发现生活中和思想上的伪劣品,没有什么必然的谁高谁低。至于容忍度,也看个人而异。有些人有强迫症,也无法容忍生活细节不完美。灵魂至上者,更无法容忍思想上的不如意。如果是我大姐,无所谓你的思想,但她家地板一定要干净。
某掌门:标准呢,都是人说的。 点赞宝妈。
宝妈回复哲学家:人的性格各异,侧重也不同。就像有人喜欢用华丽的外衣掩饰破旧的内裤,对吧?两者和谐统一,是另外一个境界。
哲学家回复掌门:容易难的标准没有,所以此话成为无根之木,无地基之房
麦乐地回复以上: 生活品代表的是物理世界,虽然人们对生活器物优劣的感知和理解也因人而异,但是客观世界容易存在统一的物理指标,人们对品质和性价比的追求也是基本趋同,所以人们生活品优劣相对会比较好评判,不然那些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存在的意义在哪?
精神世界确实很难存在统一评价标准,受价值观差异影响,个体追求的人生价值理念也必然也会是截然不同,所以对个体价值观层面的比较和评判就不存在意义。
“生活品中的伪劣品易发现,思想中的伪劣品难察觉”的观点是基于个体自身维度展开的,而不是生活品的创造者和思想创造的两个不同维度的对立面。思想的创造和生活品的创造可以存在同一个体,每一个体都是自身思想的践行者,每件生活品都是个体的创意和价值输出(集体价值基于个体共识),而外部价值(思想)输入也是基于跟个体内部价值产生共识的结果,所以这里不存在职业、能力和身份的价值高低评判。
以下是借“日三省吾身”之精神,以人类普世价值观为基点,阐述下个人对“思想中的伪劣品” 的一二理解:
1、对群体具有侵略性和破坏性引导的思想:表面披着道德与真理外衣,精神内核却是于人于己无益,损人利己,损己利人等各种价值观(如某些政体理念,民粹主义和种族歧视等)灌输或是方法性指导,这种思想具有说服性和煽动性,有些逻辑看似合人性情理,所以操纵性和破坏性极大。生活中历史里关于思想操控的例子比比皆是,此种情况多存在于群体行为意识中,或许我们会认为这种是洗脑术非常容易辨别,这不过是局外之明,其实我们从未逃脱过此种思想意识的影响。(《乌合之众》、《通往奴役之路》)
2、对个体行为意识会产生误导性或是扭曲性(个体价值差异和意识行为偏差,(注:这里不是倡导大一统的意识形态,只是基于成本效率因素的考量)指导的思想:这种思想的输入可以是基于价值观产生的认同感也可以是触及(抓住)了输入者潜意识层心理片段(或是消费心理)产生的共鸣,这种结果影响的是输入个体的成本效率,至于影响代价大不大,值不值得纠正,要取决个体付出的边际成本高不高,这个成本毋须计算,个体自有感知。
最后附上混大李叫兽观点截图做收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