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丽娜茨维塔耶娃,这位出身极好而人生之路并不顺畅的俄罗斯白银时代女诗人,总让人想到那些贫困交加的艺术家,比如梵高。活着不被人理解和认可,死后大放异彩。茨维塔耶娃被称为20世纪俄罗斯最伟大的诗人,其伟大除了那些惊世骇俗的诗歌作品,还有那用诗歌标榜的一生。她的母亲是天才钢琴家,茨维塔耶娃从小被母亲以钢琴家的未来方向培养着,然而自由的鸟是关不住的,她的诗歌创作天赋一天天萌发,7岁开始就写诗了。早早开始的生涯好似遭到了神灵的嫉妒,1941年在没有工作、没有住所、丈夫和女儿被捕,和儿子相依为命的时候,选择上吊自杀。
这本《我是凤凰,只在烈火中歌唱》是我读的茨维塔耶娃第3本诗集,由南开大学谦逊的教授谷羽翻译,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谷羽先生用“艰难跋涉、苦中作乐”为题写了翻译后记,他说:“我接触茨维塔耶娃的诗歌,算起来已有二十多年之久,既喜欢她的作品,又体会到阅读与翻译的艰难。”足见茨维塔耶娃作为诗人,为世人贡献了怎样杰出又难懂的作品。
这本诗集为了帮助读者更为深入地理解作品,并按时间顺序把作者一生不同阶段的作品整合,各自成篇,在茨维塔耶娃的每一个重大人生阶段开篇前,都做了简短的介绍。同时,也简单交代了每一首诗的创作背景。这与《除非朝霞有一天赶上晚霞》(娄自良译)和《新年问候》(王家新译)都不一样。当然,每个译者一定都在努力向读者呈现原汁原味的作品。翻译家李霁野先生说:“文学翻译难,诗歌翻译更难,必须反复推敲、精琢细磨,一是对得起作者,二是对得起读者。”
与前两本比起来,我的阅读初体验是:这本诗集翻译的风格更柔和一些,另外,可能是增加了创作背景的缘故,理解起来没有那么吃力。感谢这些兢兢业业的译者将经典的作品翻译出来!
茨维塔耶娃像许多女性创作者一样,感性又多情,一生与多位诗人产生了感情纠葛,而每一次又都能激发她的创作,这仿佛是创作者不变的定律。对于他们而言,爱情来了就是来了,会痛苦和纠结,但绝不会在作品里隐藏,无论自己是否有家庭、是否符合当时的社会规则。无论结局如何,茨维塔耶娃无疑是俄罗斯白银时代的一颗明星,指引着后来的诗人们走向创作之路。
“你的诗,像老奶奶的梦。
你的诗,没有人要。
可我们为别的人做梦,
想把另外的时空寻找。
你的诗,写的太无聊,
就像老爷爷的叹息。
可是我们望见了
崭新的世纪。
用五年----走遍全世界,
这就是我们的梦想。
你们只想到了五年,
我想的却是:五百年时光。
跟着岁月走吧!
岁月从身旁流过,
跟随我们走吧。
盲人是你们的引路者。
诗歌在俄罗斯,
究竟还能不能存在----
该去问问江河,
该去问问子孙后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