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书的人,最喜欢去图书馆读最喜欢的书,恬然地翻阅书本,沉醉在墨香文字中,享受慢时光下的安宁,心绪也随着慢慢流淌。
非常欣喜的是,在居住的这个城市里就有大大小小1315个公共图书馆,堪称图书馆“千馆之城”。最具代表性的有规模宏伟、典藏云集的广州图书馆,古香古色、颇具历史的省立中山图书馆,典籍均达900+万册以上。

为推动全民阅读、打造书香城市,政府又在区级图书馆的基础上,陆续在专业分类、人群分类上开设公共图书馆,新型公共阅读空间逐渐融入市民生活。喜欢读书的人能够很便捷地去到社区、公园,甚至地铁站的小型图书馆办理书籍借阅手续。
在过往大多数人的印象里,图书馆的形象是高冷的,开阔的空间里层层有序、始终如一的书架和静默的书本就是它的全部。现如今的图书馆,虽然静默依旧,却在独特的书卷气下,越来越有温度,还非常有“颜值”和“智慧”,也让越来越多人愿意去图书馆打卡。
就好比这家,在南洲附近的一家设计很具特色的图书馆,引起朋友圈热议。不由前往,一探究竟。

这是区图书馆在HI CITY文创商业中心的一间分馆,面积不大,起名“御溪书斋”,源自广州海珠的“瑶溪二十四景”典故。
走上电梯的时候,就能看到一块充满设计感的牌子写着“年轻人的藏书阁”。年轻人的藏书阁会是什么样的呢?

书斋也是书房,指藏有各种图书并专用于读书写字的房间。据说该馆作为海珠区图书馆今年重点打造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项目,创新了海珠区“图书馆+”模式。在设计上,围绕着“做年轻人的藏书阁”为理念,大胆摈弃了传统图书馆的呆板设计,以更贴近“潮起南洲” 街区主题。
带着疑问,走进颇具艺术性的大门,居然没有看见传统古板又层层叠叠的书架,只在左侧墙面做了图书展示区,用于推荐书籍和文创产品。

中间的位置,摆放了定制的沙发和座椅供读者使用。设计成这般的图书馆,更像集科技感和艺术感的空间,难怪成为年轻人热衷的网红点。

右侧是图书馆的硬核区,主要是藏书和阅读的区域,书架设计成一幅展开的圆弧状竹简卷轴,从地面一直到天花板整墙面的壁柜,一旁的弧形阅读长桌、圆椅、曲面屏风,恰如其分地契合了广州“云山珠水”的地理文化特色。
不大的空间里,还巧妙地运用镜面反射、灯饰和光滑的大理石地面,营造出繁星点点、波光流彩的视觉效果,就如同星空下的图书馆。

藏书区介绍说有近1.5万册藏书,涵盖10余种图书种类,以生活、艺术、文学、经管、科学、金融等书籍为主。翻看了下,新书居多,还可以自助借阅服务,很是方便。
城市在发展,涵盖图书借阅、文创展售、艺术策展、文化沙龙等多重功能于一体的新型文化空间,也越来越多出现在市民眼中。闲步在人气旺盛、商业气氛浓郁的商厦里,类似“御溪书斋”这种“无边界”图书馆,就像一方净土般存于其中,却又无半点违和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