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医秦明2》再度燃爆:行业剧中的瘦金体,能否进入主流体
文│李东升
两年前,一部行业网剧,以13亿的播放量次收宫。
两年后,这部行业剧第二季,再次燃爆,仅播放19天,有近10亿的流量。
这部被称为行业剧中的瘦金体,再续了两年前的风格质地,将一个冷门的行剧,引进大众的视野。
这部剧的名称:《法医秦明》。
搜狐董事局主席、搜狐视频CEO张朝阳直言,《法医秦明2》主要依托第一季的成功经验,依托于第一季的剧粉,以及题材的接受程度。
张朝阳,这个中国互联网教父级的人物,眼光自然独特而有力量,他的着力点放在剧作的行业特点,热点,观众的痛点上。
他认为,这个时代,剧作的重点要放在观众身上,剧作质量上面,过去靠天价演员刷脸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不靠天价演员的漂亮脸蛋吃饭,对于搜狐视频来说,实际上已经有几个年头了。
《亲爱的公主病》、《拜见宫主大人》、《无心法师》、《刺客列传》、《炮灰攻略》等,均为搜狐赢得口碑和市场。
搜狐视频是张朝阳视手中的倚天剑。
他曾发誓,要以这把倚天剑独步天下,将搜狐重新带回中国互联网的舞台中央。
他要把大众不熟悉的,相对比较窄的题材,通过搜狐视频人的努力,让其走向更加宽泛的,甚至是现实的大众题材。
由冷而热。
正如被称作行业剧中“瘦金体”的三个字,“瘦金体”,本是书界的冷门字体,小众字体,而通过这些年来的曝光度,而逐渐为世人所知。
这样说,在我们这个时代,“瘦金体”也极可能,由小众体而走向主流。
因为“瘦金体”之所以成为小众体,更主要的原因来自字体之外。
比如创造字体的人,一个备受世人诋毁争议的流亡皇帝,带来的负面效应。
比如深入传统文人骨髓,不显山不显水的中庸之道。
现在时代不同了,强调个性,强调真质,真美。
换言之瘦金体的美,适于当代的审美。


那么“瘦金体”到底能不能走向大众,走向主流呢?
这样的问题,类似于《法医秦明》的情形。
冷门的题材,能不能变为热门,行业剧能不能走向大众,网络剧能不能成为主流?
也许能,也许不能。
事实上,熟悉字体行业的人都知道,打印书体中,最常用,最大众的“宋体”、“仿宋体”,就有着“瘦金体”的影子。
是“瘦金体”以印刷体的形式,成为大众书体,而不为人所知。
当年的武侠剧不是这样吗,后来也不是走向了中央电视台,走向了主流媒体。
难点在于,瘦金体美则美矣,但难练。
在中国书法史上,也有很多人以不同的方式喜欢她,也练了好久,但只具形,而难书其神。
瘦金体,书界的一个高度,难以超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