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什么样才算高产?》 2016-02-10
一、文章简要
- 提出陀螺仪思想的科学家卡达诺,是个赌徒,也不碍着自己写了300本书;
- 史蒂芬·金, 54 本小说;
- 中国最多的是郑渊洁,《郑渊洁童话全集》总计 33 卷;
- 英国作家 Enid Mary Blyton,儿童书籍800本;
- 香港有个老头,倪匡,四五百本小说,一个小时内写十一张稿纸,每天平均2万字;
- Lauran Bosworth Paine 用过的笔名就有 70 个,出版书籍超过 850 本。
- 还有更狠的,巴西有个胸科医生从40岁开始写小说,迄今已经出版 1075 本小说,前后用过真名以及 39 个笔名……
- 最多的,西班牙作者 Corín Tellado,享年 81 岁的她总计出版的书籍超过 4,000 本
二、个人思考(不局限于文章内容)
我想,可能这种现象不是仅仅用“能力”就能够解释的。
最近接触了一个关于“提高记忆力”的课程,核心是“用图象、动画(越夸张越好)把信息联结”这么一个方法。
说来也有意思,我在课堂里跟着老师花了不到半个小时就把圆周率小数点后50位数给背下来了,随后几天的回忆效果还不错。另外,这位老师在课程里讲解的英文单词过了几天后我都还记忆深刻。
而,这位老师在课程中还提到了一个例子,有一次他碰到一位因为背出了圆周率小数点后100位而被学校评为记忆力最佳的小学生,这位老师问了他之后才知道,这位小朋友背这100个数字竟然花了一年时间……
在这个学习、思考的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对于“记忆”有了完全不一样的理解,记忆是一个非常依然想象力又很讲究技巧的东西。很多重要的东西就是这样,如果没有别人指导,靠自己琢磨出来真的很难。
说回文章中的事儿,
我想,从自己的角度,理解这些事儿的最大难度在于,这些人对于“写书”的理解肯定与我不一样,而又在我的想象能力和理解能力之外。
(
补充一下,如果你对上面所提到的“记忆力课”有所兴趣的话,我把它的相关链接整理了出来,也不知道啥时候就会失效了。
我个人听了课程后的感受是,主讲师的不少观点我并不是很赞同,但是核心的方法论很有启发性,看一看还是挺值得。
对方的体验课:一、二、三
对方的微信公众号:记忆超人训练营
)
2018.10.26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