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追一场风筝,换一丝救赎

追一场风筝,换一丝救赎

作者: 2daa05bcdeb7 | 来源:发表于2019-06-08 15:52 被阅读0次

    《追风筝的人》讲述了一个涉及家庭、感情和友情的故事,主题紧紧围绕过去30年阿富汗的血泪史。小说自2003年问世以来,感动了亿万读者,名不见经传的作者卡德勒·胡塞尼因该作品获得2016年联合国人道主义奖。

    小说是男主人公阿米尔寻找心灵救赎的回忆。在阿富汗,每年初春都会有盛大的风筝节,所有的孩子都期待着自己的风筝成为佼佼者。按照惯例,那些被击落的风筝可以被看做是胜利者的奖赏,每一只风筝的尽头都是一个勇敢的斗士与机敏的捕风筝能手。1975年的那场赛风筝让哈桑和阿米尔的友情彻底走到了尽头。之后的阿米尔每每回忆起那天的场景,都会想到那条灯芯裤:“我合上双眼,把脸对着太阳。眼睑后面出现一小片阴影,好像用手在墙上玩影子那样,变成一幅画:哈桑的棕色灯芯裤扔在那条小巷的一堆旧砖头上面。”这本书之所以畅销,大抵就在于它无比地贴近我们的生活与心灵,过错与自责是每一个人在生命的成长阶段都会有的一种难堪,多年之后仍然耿耿于怀,即使有千百次的反思,无数次的后悔也终究难以改变,我们都会像阿米尔那样寻求那把能打开心结的钥匙,寻求内心的宽慰,只是方式不尽相同。大多数人会选择第一时间贬低或逃避。像阿米尔那样,在他看着哈桑被凌辱时,心中曾有一瞬间的犹豫,但他转眼就对自己说:“他只是个哈扎拉人。”通过这样贬低别人的奉献价值来降低心中接受付出的愧疚感。然而,阿米尔即使心中恐慌,将哈桑从家中赶走,即使他缺乏勇气,不曾伸出援手,他的内心仍然善良赤诚。所以当他接到拉辛汗的电话,知道哈桑是同父异母的弟弟,明白“那有一条成为好人的路。”他义无反顾地回到阿富汗,接走了哈桑的儿子索拉博。“当罪行导致善行,那就是真正的获救。”阿米尔这样做并不是因为对哈桑的自责而变得高尚,而只是为了心中的一点宽慰,也算是走上了勇者的道路。“这是一个轮回,奉安拉之名,跟随心中善良的指引,在拯救他人的过程中拯救自我。”

    我们都是追风筝的人。我们都在不断地犯错中失去,在失去的痛苦中获得成长。所以,我们没有权利去指责别人的过去,没有人一身洁白,毫无污点。有人说,这是一部需要相信灵魂的人才有必要阅读的书籍。因为相信灵魂所以更能懂得虚无的灵魂所带来的力量,振聋发聩。很多次,我尝试放下,尝试合上它放在尘封的柜子中。但,每一次,当我回想起书中有关人性、有关救赎的感动,我都会不由自主地伸出手去触碰令我痴狂的书角。每每读完,都会在心中反复回想那份复杂的情愫:歉疚、民族、忠诚纠结在一起在我的心中乱撞,又温暖平静的扎根其中令我久久不能平静。我们心中的那一只风筝也会落在那个设计好的角落,等着我们找到方向张开手去迎接,实现心头的那一份刻进灵魂的悸动。书中的罪恶、善良、人性、兽性……盘缠纠结,谎言与信任痛苦地交织。这一个故事,有期望,有谅解,有补偿,却再也没有真正的宽恕。

    整个故事大致分为三个部分,在阿富汗的童年时光,在美国的生活和重返阿富汗寻找的故事。童年时代的阿米尔和哈桑是亲密的,至少相对于后来,现在的他们在心灵上是分不开的。他们一起爬山,拿镜子把太阳光反射进邻居家里,他们坐在高高的枝桠上,没穿鞋的脚丫晃来晃去。单纯而快乐的时光中埋藏了一切的根源。阿米尔从小就热爱文字,但却缺了那么一点东西;阿富汗浓重的阶级观念深入每一个少年的灵魂;阿米尔父亲对哈桑亲热的态度等等都深深地影响也决定着人物的关系。书中有这样一段对话让我印象深刻:“我(哈桑)宁愿吃泥巴也不骗你。”“真的吗?你会那样做?”“做什么?”“如果我让你吃泥巴,你会吃吗?”“如果你要求,我会的。不过,我怀疑,你是否会让我这么做。你会吗,阿米尔少爷?”哈桑的赤诚被许许多多的人利用,他成了一个替罪羊。勒内·吉拉尔在书中写道:“替罪羊既指受害者的无辜,又指集体矛头对准他们。社会集体限制受难者的自由,使他们无法替自己辩护。”哈桑奴人的身份使得他一辈子都替阿米尔家受苦:替阿米尔承担责任,战争期间看守房子献出了生命……但是他对阿米尔的情谊使他甘愿为阿米尔千千万万遍。很多人都欣赏哈桑的正直、勇敢,认为他的这种情感无比高尚,然而我却不这样想。哈桑不是神,即使他生而为奴也会有自己情绪与想法,他喜欢阿米尔这是无可否认的,但面对着阿米尔对他不识字的嘲笑、只有在没有人陪他时才会想起哈桑的态度,还是孩子的哈桑不可能没有怨言。他也期盼着阿米尔少爷能将心中特殊的位置分给他,对他平等一点、更好一点。而这些奉献与忠诚可以说都来源于内心的恐惧,怕被嫌弃、被抛弃的身份的桎梏和被阿米尔讨厌、放弃的心灵上的痛苦驱使着他不停地对阿米尔好,到最后这种好已经演变成了一种本能。这个穿着棕色灯芯裤的少年带着澄澈的眼睛去追逐他的少爷,即使知道少爷目睹了全过程却也不来救他的事实也只是埋在心头,继续尽职尽责、忠心耿耿。那双眼睛看透了少爷的懦弱与逃避的戏码,却依然选择张开双手接住心中已经预定好方向的风筝,并坚定守护。这个孩子被所有人瞒着身份,而另一个少年因为所有人对他错误的补偿而心生嫉妒,做出了让他一辈子痛苦的决定。


    阿米尔之后总结道:“我们在人生的不同时期都会曾不惜一切去追逐当下最执着的想要得到的事物,它也许只是爸爸的专宠、兄弟的情谊、对那个一直暗恋的王子抑或公主爱慕……可是那短暂的得到又会怎样呢,幸福和快乐只是慢慢地淹没在自责、愧疚和恐惧中。”“因为往事会自行爬上来。”所以阿米尔选择补偿,选择重回阿富汗,接回索拉博救赎自己的内心。他踏上这条勇者之路,心中却无限伤感。在很多时候,人们所谓的补偿,都只是一场自我心理的救赎,而非真正对对方的补偿。补偿之所以叫补偿,就是因为在当时需要的时候,我们给不了,做不到,事后只好期望用其他的方式和事物来转移替代。然而这样的做法真的是被补偿者所需要的吗?德国作家格拉斯在他的回忆录里首次披露,他年轻时曾参加过武装党卫军。一时间舆论纷纷,因为这位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一直对纳粹、反犹太者有着高调强烈的道德批判,人们指责他的怯懦和虚伪。他用自己文字的批判爱弥补他参加党卫军残害人民的过错,没有家属会想要这样的补偿。曾在《四大名助》中看到这样一个案例,一个女孩抱怨妈妈总是逼她吃很多食物,9个大鸡腿只是餐后点心,一大碗肉汤只是餐前开胃,一整只鸡吃完后还必须把盘子里的油汤也喝光……有一次女孩吃吐了,妈妈让她重新又吃了一遍。事后了解到,这位母亲只是怕孩子吃不饱,所以用这种方式来补偿她。试问这样本我心理上的舒坦是否能达到他人觉得被补偿到的标准?答案当然是不能。书中的阿米尔也是这样,他将索拉博带到美国,忽略了索拉博的担忧:“要是你厌倦我怎么办?要是你妻子不喜欢我怎么办?”他对他的补偿方式是给他看起来需要的物质,而不是他内心渴望的陪伴与认同。阿米尔给他的是不再受到凌辱的高调地位,却忽视了基础的关爱。他违背了不送他去孤儿院的誓言,又一次尝到了恶果。书中的最后一幕温馨无比,给人留下了希望的尾巴。这一场关于风筝的轮回与赎罪看似已经走到了尽头,却是未完待续的伤痛。因为这其中的每个人都在追逐自己风筝的路上遍体鳞伤,不论这伤痛是来源于自己还是别人的传递。

    哈桑牵着名为忠诚的风筝追求着自由与平等,在阶级的大风中倒下,阿米尔追逐着勇敢的风筝,渴望着心灵的救赎。但曾经的他追着名为父亲肯定这个五彩斑斓的梦想,遗失了自己前进的方向,遗失了与他一起并肩作战的哈桑。“我们是否知道我们心中的风筝到底在什么地方,人生错过就不会再得到,也许我们会忏悔、会救赎,但这些似乎都已经晚了,每当天空放飞起风筝的那一刻,我们是不是应该问问自己我们是否真的珍惜我们所拥有的一切。”当我们找到答案时,真正的追逐才刚刚开始。

    作者胡塞尼也是一个追风筝的人,他同随父亲逃亡美国。当他创作此小说后,世贸大厦倒塌,最后在妻子的鼓励下将书稿投出,为的是让世界看到一个不一样的阿富汗。他成功做到了。两个少年在阿富汗的政治、阶级大背景下展开了三十年的纠葛,把最真实的阿富汗摆在了读者面前。追一场风筝,是一个国家对和平的渴望,是一个少年对自己的救赎,他们用鲜血淋漓的伤痛告诉我们:“为你千千万万遍,且行且珍惜。”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追一场风筝,换一丝救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rmix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