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都觉得“好好说话”这件事挺不容易的,因为我从来都做不到,这并不是说我平时对待他人时态度极其恶劣,不懂得顾及别人,只是在应该好好说话的时候选择了恶劣的态度,比如我在和陌生人交流时总是展现出极大的耐心和容忍,但在对家人的沟通中却总是不耐烦且态度恶劣。
不只是我,对大多数人来说,和家人好好说话是极为困难的,家庭是温暖的港湾,但也是矛盾的集合体。我曾以为是因为我们和家人过度的亲密导致彼此之间没了界限,使得我们以为彼此都可以准确无误了解双方的想法,但事实上由于语言和词汇的限制导致不能互相理解,因此产生了许多误解与矛盾。这样想没有错,但对问题的解决没有一点用处,我知道是哪里出了问题,可是没有解决的办法,就像医生知道病人得了癌症,但是却治不了。
所以我感到非常的困惑,不停地在“无法好好说话”的境况下挣扎,每一次在和家人交流的时候总是容易和他们对抗,产生沟通上的暴力——不能好好说话,即使不停地在提醒自己要“好好说话”,可每一次都像一只被踩了尾巴的猫不能控制自己的怒意。
我暑假在家的时候,有天晚上我妈对我说:“你现在怎么那么爱讲脏话!”我立马反击::“我咋了么,我?”我妈也带上了情绪:“你上次发的那朋友圈视频,你说的都是些啥话,难听死了,”我知道我的确讲了些脏话,可是克制不住自己内心条件反射般的自我保护并反击的欲望,于是这次沟通便成了暴力沟通,自然也得不出什么好的结果。
这几天闲来无事,经由菜头叔推荐,我读了一本有关处理沟通问题的书——《非暴力沟通》,一下子明白了为什么我们的日常沟通会充满火药味,也知道了如何才能“好好说话”,那本书对我的帮助就如拨云雾而见青天,使我如大梦初醒一般。
我们大多数人在使用语言的时候,倾向于评判、比较、命令和指责等容易引起他人不适的语言,这是我们语言系统的问题,所以当我们在和他人沟通的过程中,总会使他人倾向于反击,他人的自我保护机制会促使他们这样做,于是一个挑起暴力,另一个回之以暴力。在和亲人的沟通中这种效果更为突出。
上面的例子:
我妈对我说:“你现在怎么那么爱讲脏话!”(评价)
我立马反击::“我咋了么,我!?”(反击)
我妈也带上了情绪:“你上次发的那朋友圈视频,你说的都是些啥话,难听死了。”(评价)
《非暴力沟通》整本书都在告诉我们如何去避免暴力沟通。步骤说来也简单:观察、感受、需要、请求。
观察就是将自己对客观事实的不带个人感情地叙述出来(当我看到……),感受则是将自己因为这种客观事实所产生的感觉表达出来(我感到……),需要是表达自己想要什么,自己需要什么(因为我需要……),请求则是说出自己的具体的请求(请你/你是否愿意……)
还是上面的例子:
我妈对我说:“我上次看到你在朋友圈发的视频里讲了脏话(观察)。我感到非常的不舒服(感受),因为我希望你可以做一个有教养的人(需要),你愿不愿意下次注意点少讲点,甚至不讲脏话?(请求)”
请问我能说什么?假如你是我,你会感到不适吗?你会想要说出攻击性的反击语言吗?我想不会的,我最有可能做出的反应是乖乖说“好的,母后”。
以上是从体会自己的方面阐释如何好好说话,观察、感受、需要、请求,还可以应用在体会他人身上,因为有时并不是我们出了什么问题,而是别人的暴力语言让我们感到痛苦,此时我们应该关切地倾听他人,而不将其解读为批评和指责,事件本身并不会使我们感到痛苦,真正让我们感到痛苦的是我们对事件的解读和反应。
《非暴力沟通》最让我不喜欢的一点就是作者好像以为世界上的任何问题都可以靠“爱”来解决,大家都是成年人,何必自己骗自己呢?真实的世界是什么样子,自己心里还没点逼数?
所以在使用“非暴力沟通”的过程中不要见人就用观察、感受、需要、请求,因为“非暴力沟通”的公式是建立在沟通双方都对彼此没有任何恶意,想要让对方理解自己并作出改变的基础之上,这样才会是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好,如果见人就去来上这四招,那么除了“圣母”的天赋技能“母乳天下”之外,我想不出其他形容的词语,其实也不用我说,等被现实击打的体无完肤时他自然会明白。
最重要的一点:不要评价别人,这除了引起别人反感以外,没一点用处。
禅定时刻:
这本书并不厚,很薄的一本小说,一个下午的时间完全可以很好的读完,如果你和我一样经常使用的是暴力语言,那么在假期里最好抽出时间读一读。但看完这本书,记下每一步,你也不一定会用,不一定会去使用,有几个人说话前是带着脑子的?所以正如佛教的那句箴言:不要急着做什么,站在那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