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
——高尔基
01
“你以后要是再说我,就别回来了!”
当还在上小学的吴欢芮在《放学后》节目中,对着妈妈把自己压抑已久的心声,带着哭腔吼出来的时候,所有观众心里都一阵泛酸。
有人在屏幕前落泪,有人在为女孩发声,但很少有人责怪节目中的妈妈。
因为妈妈太不容易了。
吴妈妈是一间印刷厂的车间工人,领着微薄的工资、干着最辛苦的工作,据女儿说,妈妈一个月的工资还没有自己一个学期的补课费多呢。
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她对于自己的生活,有悔恨、有不甘,她不想让年幼的女儿重复自己的人生。所以才有了节目中一遍遍苦口婆心的叮咛:
“妈妈舍不得吃、舍不得穿,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你身上,就希望你能出人头地......”
这样的话语,是不是让我们感觉似曾相识?
我们从小到大,是否也无数次听到我们的父母说过这样的话。
节目最后,吴欢芮的一番深情告白看哭了很多人。
虽然妈妈的爱,偶尔会让孩子觉得沉重、想逃离。
但是,孩子们仍然爱着妈妈。
02
我们能倾听孩子的控诉,也能理解为人父母的疲惫。
但是带着焦虑负重前行,会让成长的每一步都很艰难。
狄更斯说:“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不管父母还是孩子,我们好像早已习惯了面对生活的种种压力。
孩子有做不完的功课,上班族有改不完的方案,妈妈们有没有尽头的家务......
每个人都背负着重担,埋头前行。
每一位父母都为孩子的未来担忧,每一位父母都希望孩子拥有光明的前途。
但在这种焦虑下,孩子每天忙得跟陀螺一样,苦不堪言,失去了原本该有的无忧无虑的童年。
取而代之的是补习、考级、考试、升学、择校......
试问一下所有父母:在这种金字塔教育理念下,“希望”这两个字的重量,放在孩子的肩膀上是不是过于沉重了?
03
因为爱你,所以想给你我认为是最好的。
为人父母,我们的固有思维总是“给孩子最好的”,而没有习惯去思考“给孩子最合适的”、“给孩子想要的”。
在所有父母眼里,都有一个共识: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
更好的教育不等于更多的教育,再好的教育也比不能代替父母与孩子的亲密关系。
我们看待孩子的成长,不能仅以孩子能认多少字,能做多少题,考试能拿多少分,是否上了名校作为标准。
父母要从科学规律的角度去看待孩子在每个阶段的成长,不应只是关注分数。
我们也不要单一关心孩子的成长,应该同样关注父母自身的成长。
只有每一位家庭成员都能获得尊重和进步,孩子的成长才能更健康、更长远。
父母们需要时刻谨记:教育的过程应该是幸福的,应该在每一分钟都留下幸福的感受。
04
在生活中,有一种常见的现象是,女性当了妈妈以后不断压缩自己的时间和空间,一心为了孩子,不断地付出,不再关注自己的需求和价值。
当妈妈并不只意味着辛苦的付出,也应该是一个很开心很享受的过程。
所有的妈妈,都曾是天真浪漫的小女孩。
在把金钱和精力投入到儿女身上,咬紧牙关苛待自己的同时请不要忘记:
牺牲自己的人生去成全家人的快乐,并不是真正的幸福。
在人人焦虑的时代,妈妈们,请用心爱自己!
05
父母的爱之所以偶尔让人觉得有些沉重,是因为他们太害怕孩子被时代抛弃。时代的变化,是不可阻挡的。父母永远无法预知未来,好好学习只是一种过程,而不是结果。
在父母要求孩子好好学习的时候,父母同样需要好好学习。
孩子从成年人那里沿袭而来的知识,绝非是生理上的遗传,而是生活中相互的影响。
父母能成为更好的父母,孩子也可以成为更好的孩子。
5月20日,让孩子和父母相互说一句:我爱你!
时代虽然是焦虑的,但不要忘了,爱才是一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