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孩子要什么?
尊重、自由的空间、理解他的行为、温暖
2、孩子不要什么?
争吵、打骂、说教、愤怒的表情、失控的行为
3、孩子分几类?
外向型:爱吹牛,爱炫耀自己,调皮。精力多,90%不爱学习。要用超常规、有挑战性的教育方法,激励非鼓励;
中向型:会耍赖,你要他做啥,他都要跟你提条件,说话绕来绕去。你要他去做什么事,他会怀疑能不能做到。90%偏科,喜欢的老师成绩就好,不喜欢的老师成绩就不好。要用积分制,树立保底、挑战、冲刺目标鼓励;
内向型:自闭,不开口,不说话,死气深沉,表面文静,背后是气不够多(玻璃心,缺底气)。90%学习都好。要先肯定、肯定、肯定,运用赏识教育。把内向孩子送到没智慧的老师面前就是在扼杀孩子,多带内向孩子去寺庙,人生要顿悟。
4、怎么待孩子?
用爱的目光注视孩子。
用爱的微笑面对孩子。有情绪时不发文字,要发语音。文字易误读。
用爱的语言激励孩子。你真了不起!你很特别哦!我发现你跟别人不一样!我很欣赏你,你是我的骄傲!
用爱的分享滋养孩子。
用爱的细节感动孩子。
用爱的规则约束孩子。
用爱的胸怀包容孩子。
把爱的机会还给孩子。试错的成本很小,错过的成本很大。
5、最重要的是目标?
没有目标的人,都是在帮有目标的人达成目标。
目标设定的标准:有挑战性、量化、可达成、有时限
目标设定的方向:学习、成长如兴趣、健康、生活、家庭、帮扶如去老人院
目标达成的方法:视觉化(做成梦想版,贴出来、讲出来、写出来)、决心、状态(坚持运动、读羊皮卷、录目标确认带、听高能量潜意识音乐、自我确认、改变形象,改变圈子)、PK与承诺(制定目标达成承诺书,由伙伴、老师、家长签字监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