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你是爱我还是爱镜中的自己

你是爱我还是爱镜中的自己

作者: 高卧且加餐心理bar | 来源:发表于2017-08-22 12:12 被阅读0次

    你会爱上什么样的人?

    你可能会说,希望TA颜值高,有钱,人缘好,温柔,臂膀宽阔,等等。

    这些要求是怎么来的?把这些品质和我们自己联系一下我们就发现,这些品质不是我们所欠缺的就是我们想要的,总之就是对你而言可欲望的。

    我们可能想要一个跟自己一样好的人,也可能想要一个互补的人,总之你觉得你和这样的人在一起,你就完满了。

    然而你对你眼前的人的了解又究竟有多少呢?很多人在结婚很多年之后才发现自己的身边人竟然如此陌生。

    “他那么温柔,为什么会酒后打我?”

    “她那么顾家,为什么喜欢乱花钱?”

    有了孩子后戏剧又有所升级。

    “叫你换纸尿布,你为什么非要用布的?你看屁股上的痱子!”

    “一直说工作忙,照顾你自己儿子都没有时间吗?还是又跟人喝酒去了?”

    曾经的翩翩少年或者面色愈发焦黄,或者肚子愈发鼓起,嘴上还越来越不相让,你就又把目光移到了风华正茂的人身上。脑中又出现这样的念头:

    “要是我还像TA这样就好了!”或者:

    “要是我和TA在一起就好了!”

    让我们换个例子。看张图。

    这是我的一张oh卡。假如我们由这张卡去联想我们的爱情,我们会想到什么?

    “文艺”、“温柔”、“有才华”、“心酥了”、“玩的开”?

    会不会是“虚伪”、“弱不禁风”、“套路满满”、“沉迷自己的世界”、“宅男”?

    可是谁能真正定义画面里这个人呢?即使你能,你每时每刻看到的他都是相同的吗?(也许还有人认为是“她”。)

    既然我们对画面里的这个人毫无所知,那我们脑袋里噼里啪啦冒出来的这些形容词或名词到底是围绕着谁的?当然是我们自己

    这就叫做投射。具体来说就是我们把一个想象的自己投射到一个“他处”,又从这个“他处”回望我们自己。如果不加觉察,我们就会以为这个“他处”真的符合我们的想象。

    以上这些“文艺”、“温柔”等等都是我们自己的一部分,这些部分可能是我们认为我们自己没有的,需要去追求的,于是你就动手去追这一个人了,我们可以称之为“追求理想的自己”。

    以上这些“虚伪”、“弱不禁风”等等也是我们自己的一部分,这些部分很可能是我们自己排斥的,极力避免的,这会让你对这个人敬而远之,我们可以称之为“盖好垃圾桶”。

    你可能会说,我觉得现在的自己毫不文艺啊,我就一大老粗;或者我觉得现在的自己毫不虚伪啊,我就一直肠子。我相信你说的,同样我也相信你此刻有变得文艺或者虚伪的潜力。你总是存在这样的潜力,你只是缺乏如此去做的方式。文艺或者虚伪,作为潜力,一直是你心灵的一部分。

    我们回到这张图,现在把图片上模糊的画面换成实际的照片。好了,假设你现在爱上了图片上这个人,你爱上的到底是谁?是这个人还是自己?

    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只不过卡上或者照片上的人是静止的,可以说没什么倾向性。而真实的人不仅有倾向性还有交互性。所以对真实的人你的投射是有选择性的。

    可是难道人和人之间只有互相投射么?

    接下去我们从三个心理学流派的角度细抠下这个问题。

    1                1

    拉康派

    拉康花了很多时间去讨论爱的过程。拉康会有点烧脑。

    通常我们都认为爱是两个主体之间的事,是主体间的,但是在精神分析中,至少在拉康派中,爱是主体的。他认为爱的关系中固然有爱的一方与被爱的一方,但是二者并非是互为主体的关系。它是主体与作为镜像的另一个我的关系,而爱的另一方也是以对方为中介建构自己的镜像。这个镜像就是自己的投射,那个理想的自己。

    这里弄清楚两个问题:

    1.这个把别人当镜子照出一个理想的自己的是什么样一个过程?

    2.为什么我们要这么做?

    第一个问题。我们首先是被对方身上的某种特质所吸引,那是一种单一特质。但是那种单一特质为什么吸引你?那种特质是你想要的,欠缺的,值得你去追求的。换句话说,那种单一特质与你无意识的愿望有了一个对接,你就会对其投注过多的力比多,它就成为了特别吸引你的东西。比如飘逸的长发、撅起的嘴唇或者博学温达的气质,这些外在的表现如果特别吸引你,它是与你的无意识愿望有链接的。然后这个单一特质会替代对方的全部,也就是说你本来被对方的酒窝所吸引,然后你就爱上了整个人。当然如果对方有诸多单一特质吸引你,你就爽歪歪了。但是坦白说,这个单一特质未必和对方有必然的联系,可能你只是误观察,因为你无意识太想要了。

    我们都知道自己是有所欠缺的,但是我们总想通过投射无意识的愿望产生一个理想的自我镜像,因此这整个行为可以说是我们自我的一个完型。把这个镜像和真实的自己一结合,我们就完美地答完了这道完形填空,满分了,所以我们总是对此乐此不疲。

    在这个意义上,拉康说,爱是自恋的。

    换句话说,当爱的一方说我爱你的时候,他也在期待对方回答“我也是”,因为只有在这种情况下你才得到了一个完满的“我”的回应。爱的主体总是需要把自己变成一个被爱的对象,我爱你也总是意味着我欲望被爱,如果这个不被满足,我就是个残缺的主体。

    在这里,你是一个要求的主体。你要求对方来满足你。也可以说是请求。当你要(请)求的时候,你往往先去满足对方的要求。你不是喜欢长发么,我就留一头长发来请求你喜欢我。去心理咨询也是这样,你想让咨询师肯定你,你就努力去满足咨询师的设置甚至个人喜好,以及故意不表露自己的悲伤显得自己坚强。这往往使得情况陷入僵局,因为你不把目光焦点放在自己身上。

    针对这个问题,拉康派的做法是修通你和那个镜像的理想自我的关系,从而使你的欲望自然冒出头来,走上一条自主的欲望之路。

    但是还有个问题。为什么我们非要这么做?就不能不脑补么?就不能直接看见事物真实的样子么?拉康说,那是因为人类都是早产儿。我们需要这种方式获得自我认同。

    爱一个人实际上包含了向另一个人认同的过程。TA是好的,我们希望和这个好的人在一起,这样自己也就好了。TA是我们模仿和塑造我们自我的范本。

    当然这种认同也会带来一种副作用,就是对自己的侵犯性、暴力性。啊他那么帅我怎么配的上他。再具体点的例子是自己照镜子,我们肯定会认同镜子里那个人是我们对吧,然后我们就开始抱怨,啊呀黑眼圈快到下巴了,痘坑跟月球表面似的。注意,在这里我们仍然投射了一个理想的自己,只不过我们很快地把自己和这个理想的自我比对了比对,然后,哎呀真的烂透了。

    1                2

    自体心理学

    在我上面用落叶黄划出的句子中,自体心理学其实对此有所补充。

    我们谈到我们想和一个好的对方在一起,因此我们总是忍不住理想化对方,因为自己太需要了。

    是的我们很需要。这没什么丢脸的。也的确,这是自恋。但是,自恋是一种本能。

    自体心理学是从研究自恋出发的。当然以前精神分析就知道自恋是与生俱来的,但是自恋的研究没有被放到理论中心。

    自体心理学提到,人的自恋会同时往两个方向发展。

    一个就是我们刚刚说到的,理想化他人。早期我们是把父母理想化,成年的对他人的理想化可以看做是此的延续(由于走出家庭,因此它也被置于更大的规则下受到制约,在拉康理论中,这是象征界对想象界的制约)。

    另一个方向是对自己的理想化,我们可以称作“雄心”。刚生出来的婴儿是带有“全能自恋”的,觉得自己无所不能、不可抗拒。但是很快他就发现他的快乐与否取决于妈妈的是否及时出现,否则他会被饥饿的肚子或者湿了的尿布搞得狼狈不堪。这个时候(以及以后),妈妈(和爸爸)需要托起孩子的自恋,宝宝好宝宝不哭,替他解决好需求并给予适当的抚慰,他才会觉得自己是好的。在宝宝不断长大的过程中,他的全能自恋定然不断受挫,不论是吃奶还是走路,父母不断接住这么个受挫的宝宝并且再把他扶起来,就可以使孩子的“全能自恋”不断削减,愈发适应现实,他就会转变成“自信”。

    这也是对自己理想化的最好回报了,因为自恋和自信是完全不同的。自恋是说“你们必须得帮我,否则我可能支持不住的,可是我不能让你们看见我支持不住”;自信是说“没关系,即使你否定我,我也知道我可以的。”

    所以在自体心理学看来,成熟的爱是两个成熟自体之间的共舞,不成熟的爱是双方互相成为对方的代父母。

    然而拉康在这一点上是悲观派的。拉康认为成熟的个体必是经过象征法则割裂的主体(这我同意),他所追寻的是对象征法则的冲击和僭越,以期回到原初的享乐,通俗点说,就是“回到子宫中”的完满状态。但是他必然失败,因为主体仍然是被割裂的,总是存在无法被象征化的残渣。于是,欲望成为一个欲望不断延宕的过程,欲望就是欲望着欲望的不满足(这么饶舌好爽。有点明白拉康的恶趣味了。不过我决定这里的很多概念就不展开了)。

    1                3

    后人本心理学

    对于上面葡萄紫的句子,后人本心理学也有补充。

    为什么是“回到子宫中”呢?因为拉康派,其实不仅是拉康,整个“哲学的‘法国学派’”都有此倾向,他们都认为自我和他者出现分化的时刻,标志着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作为存在的认同开始出现,也标志着一个人从这个世界上异化的开始。

    也就是说,当你还是个婴儿,随着你的不断长大,你意识到你自己的身体和外界是分离的,皮肤之内的才是你,以及进一步的,你意识到发生在这具皮肤之内的感受和情绪才是你的时候,你就陷入了原始的失落、原始的异化,你就失去了那原初的享乐。这种异化把自我和他者分开、把自我和自身分开。所以,人类后来出现的欲望、驱动力、文化行为等等,都被看作是一系列扭曲的企图,即重新找回失乐园。

    但是后人本心理学认为这种分化是必须的,是发展的需要,并且不一定会导向异化,而是具有异化的可能性(走的太远或者发展的不正常的时候)。

    后人本心理学是一种发展心理学。它认为人类自我的边界一直在变化发展,不断地超越并包含它的前身,人类首先出现物质的自我和物质的他者之间的分化,然后是情绪的自我和情绪的他者之间的分化,然后是概念自我与概念他者的分化、文化自我与文化他者的分化,以此类推,后面还有一些不例举了。

    在这个框架下我们可以看到,所谓的爱其实在每一个层次上都有不同表现,而越靠后阶段的爱越发丰满,而不会像早期阶段那样充满了投射(更确切的说是自我中心,投射只是自我中心的一个表现)。婴儿对母亲的爱的确是充满了投射的,但是人的心理毕竟要往前发展,最终在不同的主体交互中形成了不同的发育水平。这也意味着你在不同的发育阶段会有不同程度的固着——还有课题要处理,所以有一部分黏在那了不让你走。

    注意:

    1.我说的是“一部分”,所以不是说你投射了,你就是婴儿的心理水平。

    2.我说的是“超越且包含”,所以即使你心理发育程度很高,无意识冲动还是在那,投射什么的还是会经常出现,只不过在婴儿阶段,那是主要的课题(或者说满脑子这种玩意儿),而现在,它们居于次要,也许是次要的次要,因为你通过你自身的努力发展拥有了广阔的天空,它们不再居于你意识世界的中心了。

    3.早期的发展阶段可能经历扭曲和挫败,像是梯子的某一部分没做好,歪了,影响到了整个梯子,那么回到这部分把它修修好。

    4.假如你因觉得自己发展得挺好而沾沾自喜,请小心,这种感觉往往来源于早期阶段。假如你因觉得自己发展得不好而自卑,请抬起头,还有更广阔的天地等你去走,路上还有其他人。

    回到主题。在这种视角下,你爱一个人就有了个大地图。爱一个人,原来也是我自己的修炼。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你是爱我还是爱镜中的自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rtld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