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过自己的人生(二)
提纲: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生活方式,也没有完全幸福和完美的家庭,不同家庭在对面问题时的不同态度,釆取的方式方法,在间接影响孩子的人生观和爱情观,甚至影响终生。
《都挺好》以完美的结局收场,让人觉得有些不舒服,但还是觉得很开心,终于长吁一口气,为了那个一直活在影阴里面的苏明玉,终于让自己成为值得爱的人,也终于有了爱的能力。也告诉那些在原生家庭里长大的孩子,既然选择不了出生,就选择自己喜欢的生活,接受原生家庭的一切,才能成为最好的自己。
认清生活真相
原生家庭,其实本该是个幸福的名词,但却因为父母的这些举动,即使内心是爱孩子的,孩子也很难感受到“温暖”,而这些举动所造成的伤害,将成为孩子一辈子的“烙印”。
没有一个家庭是完美的,它们都存在着这样那样的事情,或者像《都挺好》里边重男轻女思想严重、或者言语暴力加动作暴力双重侵袭、更多的是在生活的重压下拿孩子泄愤.....,那些幸福的家庭则是一个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也是对人生态度的一种表现。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大多数家庭选择隐藏那些原本明显的冲突,呈现一番和睦的表象,但就算亲如父母儿女又有谁能不吵架呢。
所以人们选择了不同的解决方式,有的人远离,用时间和距离去淡化矛盾。有的人极尽张扬自己的个性,有的人则默默的变得寡言少语。
你去街上见到的每一个人,无不是背负着原生家庭的影响在生活,生长在幸福中的孩子变得自信,而那些被伤害被怀疑的人,也许再也无法真正活成自己的模样。
《父母爱情》,也许因为年代的不同,也许是编剧弱化了矛盾的部分,还也许是江德福和安杰作为父母给孩子的正面影响远大过伤害,所以它呈现给我们的是吵闹过后仍会互相惦念的家的凝聚力,它让我们期望拥有这样来自家庭的温暖。每次看电视拨台看到它,我总愿意停下来,因为剧中的自然和温馨总能让我舒服。
美国有一部大火的家庭喜剧叫做《摩登家庭》,看过你会发现,里面的三个家庭隔三差五就会来场吵架,发泄一下对彼此的不满,但通常这种吵架会让他们联系的更加亲密。中国的家庭常常不愿去正视伤疤,因为你要深挖自己可能苦痛的曾经,而没有多少人有这种勇气。
再亲密的关系也存在恶意。这并不是让我们悲观的去看待原生家庭的影响,而是让我们认清自己对于家庭的负面情绪。这便是考验你的时候了,如果你有能力甩掉阴霾,如果你能带来阳光,也许整个家庭都会被你所照亮。那时你不但将自己从泥沼里拖出来,也许还能抚平父母一直以来的伤。
2.接受现实,调节自己
当我们认清形形色色的原生家庭,也渐渐发现生活不全是期望的美好,就会自觉选择接受生活赠予的好和不好,无法选择父母,只能改变自己。
在这场挣脱原生家庭影响的救赎中,要出人头地,没有人可以依靠,只能自己一步一步,拼命向上爬。
至于结果,要么努力冲破桎梏,获得新生。要么失败,在这样的压迫中,变得习惯而麻木,最终活成了自己讨厌的那个样子。
我们总说,没有办法选择自己的出生,但可以靠努力改变。
但说实在,生在这样的原生家庭中,能靠努力,摆脱这种痛苦的人,真的很少。
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有姚晨的勇气,也不是每个人,都有那么高的智商,可以依靠读书改变命运的。
她们中的大多数,只是在这种剥削中,变得麻木习惯,渐渐认为女孩就该被轻视,女孩就该为家庭、为男孩牺牲。
等到她们长大结婚了,这样的思想会延续到她们的下一代身上,根深蒂固,无法剔除。
而,这场摆脱原生家庭痛苦的救赎,始终只是一道单选题,要每生,要么死。
现实中,那些和苏明玉一样遭遇,甚至更惨的人,也许一辈子,都在试图去放下心魔,忘掉过去,和原生家庭和解,学着让自己更幸福,而能真正放下的,又有多少。
还有多少,因为原生家庭带来的影响,自己一辈子也无法真正获得想要的幸福。
弗朗茨·卡夫卡奥地利小说家,欧洲著名的表现主义作家。他的父亲是一位成功的商人,但不是一位合格的家长。三十多年来,弗朗茨·卡夫卡一直生活在父亲语言暴力的阴影下。
直到弗朗茨·卡夫卡36岁时,他才鼓起勇气写了《致父亲的信》。在信里,弗朗茨·卡夫卡将对父亲的痛苦感受都写了出来。但遗憾的是,弗朗茨·卡夫卡的父亲并没有收到这封信。
弗朗茨·卡夫卡写完这封信后,不敢将它交给父亲,就拜托母亲将这封信交给父亲。然而母亲看完后,怕信中的内容会激怒丈夫,又把信退给了弗朗茨·卡夫卡。
这到底是一封什么样的信,让弗朗茨·卡夫卡和母亲如此的恐惧?父亲又是如何用语言操纵儿子的一生的?
问题的答案,我们可以从《致父亲的信》中找到。信中详细描述了父亲是如何对弗朗茨·卡夫卡进行语言虐待的。像:
“你在教育时所用的访谈手段影响尤其深远,至少在我面前从未失灵过,这就是:咒骂、威胁、讽刺、狞笑以及说来也怪、诉苦”
“你一刻不停的统治着,发号施令,因命令不被遵循而动怒。”
“只要我对某人稍有好感――按我的性格,这种情形并不常发生――你就会丝毫不顾及我的情感,不尊重我的判断,以斥责、诽谤,侮辱横加干涉。”
语言虐待不像挨打。挨打后,伤痕会被人看见,而你也很有可能会得到社会的帮助。但挨骂不同,它会把人逼疯,你却看不到伤痕。并且这种在童年时期受到的伤害会伴随人的一生。
《原生家庭:如何修补自己的性格缺陷》一书中告诉你:
想摆脱父母对子女的负面影响,首先要做的是拥有情感上的独立。这并不是要你和父母断绝关系,而是要你明白自己既是家庭成员,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要想做到情感上的独立,你有三个难关需要克服:1、认清责任方。2、自我界定。3、对峙。
1、认清责任方
弗朗茨·卡夫卡虽然有勇气给父亲写信,但他到死也没有摆脱父亲的阴影。单看这一封信,我们会感觉他们父子矛盾很深,但在生活中,弗朗茨·卡夫卡却劝说朋友:
不管父母怎样打您,怎么不公,您都要爱他们,重新引领他们恢复公正、恢复自尊.......您一定要这样做,就像我们大家一样。否则我们就不是人。您不能因为痛苦而谴责他们。
家庭中的受害者总是自圆其说,尽力为父母的行为开脱。但你要想摆脱父母对自己的负面影响,就要把责任归还给真正应该承担责任的人身上。
2、自我界定
自我界定不是自私自利,而是把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让自己拥有选择的权利,而不是被动接受。
当父母对你做负面评价的时候,你应该少做反应,多做非辩护型回应。什么意思?当父母指责你的时候,不要去解释、道歉。因为你对父母指责的解释,潜意识是希望得到父母的认可。如果你想脱离掌控,就应该做非辩护型回应。像:哦?这样啊。很抱歉让你伤心了。我需要考虑一下,这些迂回话术。
除此之外,你还可以通过表明立场来进行自我界定。对自己愿做和不愿做的事情设定限度,让自己有选择的权利。
最后提醒一点,自我界定的关键是获取选择权,而不是被动的接受。
3、对峙
在苏珊·福沃德博士看来,对峙有两种有效方式,写信或者面谈。
写信没有时间限制,可以把你想说的修改到令自己满意,也给了收信人足够的思考时间。信以“我想对你说些以前从未说过的话”开头,内容需要包含4个要点:这就是你曾经对我做的,这就是我当时的感受,它就是这样影响了我的生活,这是我现在对你的要求。
这个框架基本包含了你需要表达的所有要点,又不会让你语无伦次。弗朗茨·卡夫卡就是以写信的方式与父亲对峙的,可惜的是这封信并没有送出去。
如果你感觉写信没法收到及时反馈的话,也可以选择面谈。面谈的地点最好是属于你的私人空间,这样你会更有底气。然而不论你选择在哪里面谈,都最好把需要说的话准备好。把父母可能的反应及对策演练清楚,你还必须为父母最具危险性的反应想好对策。
一旦对峙结束,摆在你面前的有三条路。
第一条,父母表示对你的痛苦应该承担责任,那么你们可能会建立起一种不那么有毒的关系。
第二条,父母不愿改变时,对你最有益的方式是,不对他们抱有期待,只维持表面上的联系。
第三条,对峙后,父母更强烈的攻击你。为了免受痛苦折磨,你需要和父母实验性分离。中断与父母的联系,这样你就不必花费时间和精力去处理和父母的冲突,反而是更好的经营自己的生活。一旦拉开了情感距离,或许你们还会产生一些好感来。
3.无所畏惧,活出自己
《都挺好》的编剧王三毛说:原生家庭欠你的,你得靠自己找回来,找不回来就是一场灾难,找回来就“都挺好”。
原生家庭打下的烙印有好有坏,会伴随个人的成长,但并不绝对,随着和社会的接触,外界其他环境都会塑造你的行为方式和认知方式,关键在于个人选择。”也就是说,原生家庭确实决定了我们的起点,但终点去向何方,在于我们自己的选择。
原生家庭不是“背锅侠” 改变要靠自己。
郑州有一位女士,因小时候被轮流寄养在各种亲戚家,导致对家的认同感极低,结婚后总是怀疑老公有外遇。只要老公和女性接触,她就会大发雷霆,生怕被抛弃,闹到了离婚的地步,后来意识到这是早年成长环境所导致的,经调整,心态逐渐改善,濒临破碎的感情重归于好。
“不能把所有问题都归结到原生家庭上个人意识的觉醒和改变更加重要。
原生家庭也是各式各样的,“要认清父母是什么样子,分析自己认同和反对父母的哪些行为,去思考这些行为对个人的影响,再从现实角度观察,自己的某些行为是否有问题,发现并解决问题,最大程度地降低原生家庭带给自己的负面影响。”
我们每个人都无法选择自己出生的家庭,无法避免原生家庭对自己的这种伤害,所以我们努力去认清自己,去审视自己的内心,与家人和解。
人生就是这样,自己强大了,就没有人会伤害到你,包括你的家人。
唯一的真理,就是去遇见那个未知的自己。
把原生家庭当成一面照见自我的镜子,在镜中看到真实的自己。
理解共情内在受伤的孩子,理解共情父母有缺陷的爱,理解共情整个家族的能量、情感与艰辛。
从深层读到家族对我们的祝福,然后脱离出去成为自己。
尊重自我,为自己的人生负责。
做一个内心强大的人,搬掉“原生家庭”这块巨石,活出精彩人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