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我与地坛》史铁生1—22

《我与地坛》史铁生1—22

作者: 泡沫run | 来源:发表于2024-07-03 19:19 被阅读0次

      那个年轻人坐在轮椅上,背后是一棵老柏树,那远处是一座古祭坛,那是史铁生和他的地坛。

      一座废弃的古园,实际上就是地坛,这是他心灵的寄托,在这里他的思想开阔了,对于死想开了,他通过看一些人一些事去理解人生百态。在这里,纷纭的往事在史铁生眼前幻现得清晰,母亲的苦难与伟大才在他心中渗透得深彻。

      看《我与地坛》又想到了那篇名作《秋天的怀念》,史铁生在生龙活虎、绚丽多彩的青春年华遭遇到生命的不幸,因而他的脾气变得阴郁无比、暴怒无常。而他的母亲此时肝病相当严重,可她将儿子瞒得紧紧的,仍鼓励儿子好好活着。母亲猝然离去后,史铁生写下了这篇文章以纪念他的母亲。在《秋天的怀念》中,我从史铁生对母亲的深爱里,看到他对生活、人生的认识与信念。正是这种厚重的意蕴,使它超越了一般怀念文章的悲悼、痛惜的情感而升华到一种崇高、壮美的境界。今天,我又深深地理解了她的母亲,看到瘫痪的儿子,她自我安慰,暗自祷告,恳求嘱咐,她比儿子要痛苦得多。她艰难的命运、坚韧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随光阴流转,给史铁生留下的印象愈加鲜明深刻。于是,史铁生把对母亲无边的怀念,浓缩到短短的篇幅里,字字句句浸渗的是心血,却又平静得像一泓秋水。

      在地坛,给史铁生留下深刻印象的有一对老人、热爱唱歌的小伙子、一个饮者老头、一个中年女工程师、他的长跑家朋友、一个漂亮而不幸的小姑娘。从他们身上,他悟到了生命的哲理:与其抱怨上帝降诸多苦难给这人间,不如为消灭种种苦难而奋斗,并为此享有崇高与骄傲。他不再抱怨上天的不公,他知道上帝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他开始改变自己的人生轨迹,来写作,来生活,去理性对待生与死。

相关文章

  • 苦难之于人生

    ——史铁生《我与地坛》读书笔记 《我与地坛》,史铁生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年1月。 微信读书APP上显示不出...

  • 我与地坛

    地坛还是史铁生笔下的地坛,但我所说的不是史铁生与地坛,而是我与地坛的邂逅。今天去雍和宫附近办事,吃过午饭,距离火车...

  • 01《我与地坛》结构分析及片段仿写

    《我与地坛》一 ——史铁生 主题: 通过描写地坛与我家很近,自小我就去地坛里玩耍,瘫痪后更是与地坛形影不离,地坛的...

  • 我与后海

    史铁生写了《我与地坛》,我无法望其项背,却厚颜无耻的“剽窃”他的文字:我与后海。后海于我,是渺小版的地坛于史铁生。...

  • 那些我不得不说的书

    每看一本书都能收获一些感动和成长,那些我不得不说的书 1、《我与地坛》史铁生 高中的时候看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并...

  • 史铁生《我与地坛》摘抄1

    记不清是在它的哪个角落里了,我一连几个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也以同样的耐心和方式想过我为什么要出生。这样想了...

  • 2021-11-08

    听史铁生《我与地坛》。接受精神的洗礼。 听李野默读史铁生《我与地坛》,感受作家对人生的感悟和顽强的生命意志。 晚上...

  • 史铁生-我与地坛

    这是我第一次读史铁生的作品,还是我不太擅长的散文。 在读之前我有做一些浅显的功课,知道史铁生去延安一带插队,因双腿...

  • 史铁生 我与地坛

    有些事只适合收藏。不能说,也不能想,却又不能忘。它们不能变成语言,它们无法变成语言,一旦变成语言就不再是它们了。它...

  • 我与地坛  史铁生

    在人口密聚的城市里,有这样一个宁静的去处,像是上帝的苦心安排。 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与地坛》史铁生1—2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rxic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