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读鲍鹏山的《孔子如来》。在其中一篇小文中鲍教授对流传千古的名言“三思而后行”做了不一样的解读,颇感有趣,也颇为认同。季文子姓季孙,名行父,是鲁国的大夫。做事情过分的小心,过分的仔细。"三思而后行",一件事情,想了又想,想了又再想叫"三思"。孔子听到他这种做事的态度,便说:"再,斯可矣!"这句话有两种解释,从前老学究们的解释认为:"做事情要特别小心,想三次都不够,还要再想一次哪!"这种解释是不对的。
其实,孔子认为他想得太多。作人做事诚然要小心,但"三思而后行",的确考虑太多了。一件事情到手的时候,考虑一下,再考虑一下,就可以了。如果第三次再考虑一下,很可能就犹豫不决,再也不会去做了。所以谨慎是要谨慎,过分谨慎就变成了小器。所以孔子主张,何必三思而后行,再思就可以了。
鲍鹏山教授对此还有更精彩的解释。明人李贽倡“童心说”。说人必须保持一颗童心,方为真人。李贽的解释非常精彩:“最初一念之本心!为什么是“最初一念”?因为,最初一念的判断,往往是价值判断,是善恶美丑判断!比如,看到有人在大街上行窃,我们的第一反应肯定是:这是一个犯罪行为,必须制止。但是,第二、第三反应呢?就很可能是这样:我制止他,我会不会受到伤害?我还是不管了吧?李贽太有才了!他的观点把人性揭示得淋漓尽致!这与孟子的“性善论”基本是一致的。“性善论”是孟子伦理思想和政治思想的根基。孟子认为:人都有向善的能力,而且,人的善性是先天固有的,并非后天形成的。不过,“人皆有之”的善性,起初只是一种道德的萌芽,必须经过自我修养,才能发展成为完美的道德。可见,人最初“善”的这“一念”,如果经过反反复复的“斟酌”,即“三思”,很可能就不再是“善”了,这就是为什么孔子反对“三思而后行。”
除此之外,孔子还反对“占卦”。这就奇怪了,孔子不是非常喜欢《周易》吗?《史记•孔子世家》说:孔子“晚而喜《易》……读《易》,韦编三绝(编竹简的熟牛皮皮条断了多次)。”《论语》说:“五十而学易”。孔子还作《易传》十篇,称为“十翼”。 作为探索,也作为好奇,孔子一定算过卦,但他一定不信。孔子的不信(算卦),不仅仅是出于事实判断,而更重要的是基于价值判断!至于原因,举个例子就清楚了。邻居遇到困难了,第一反应或者出于道义,毫无疑问,应该伸出援助之手。但是如果就这事你去算一卦,这就很容易出问题。如果“卦”说“不做”,你怎么办?去做吧,违背了“卦意”;不做吧,又违背了道义。这不就把人陷入两难之境了吗?所以,孔子不算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