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被玩坏的“健谈”,沉默真的可贵吗?

被玩坏的“健谈”,沉默真的可贵吗?

作者: 走叉王大可 | 来源:发表于2016-11-29 12:53 被阅读0次

    1

    开始更新公众号没多久,朋友圈正流行“失语者的忧伤”,大概要表达有文化有追求的有为青年,因为难以融入庸常的世界,而产生的一种隔阂感。文章中总要列出喋喋不休的人、左右逢源的人、健谈而浅薄的人对比,再拿相处过程中的几件小事为例,证明自己的“沉默”是种无声的反抗--不向大多数妥协,遗世而独立,把背影和笃定的眼神留给世界。为了蹭热点,我写了一篇文章《健谈者》,对于自己曾出现的“媚俗”和取宠于长辈的行为做了深刻的反省:

    “我表演背天气预报里的城市,大声宣告自己要考清华北大,以及做百万富翁的理想,引大人们笑,十分自得。”

    在那篇文章里,我认为真正的健谈者应该是“首先勇于找到内心深处那被淹没在汹涌嘈杂人群里的微弱声响,并且敢于把它表达出来”的人,而这类人一般都是沉默的,因为他们忠于内心,要倾听心里那个微弱的呼声。换句话说,在各个场合如鱼得水受到大家喜爱的人,其实是无力的,因为他们从众、一心利他,善于取悦别人而却不重视自己。

    因此得出结论:思想有深度的人,都是沉默的。那时候的我站在审视的立场上,一边仰望高深莫测的沉默的独行者,一边打量嬉笑怪叫的大多数人,两者高下立见,认为自己的精神也得到了升华。

    2

    上周四到和畅吃饭,我找了一张靠角的桌子坐下,对面是一个银丝凌乱的老大妈。她碗里躺着两条没什么肉的鱼,正在费力地嚼一个鱼骨。没过一会儿来了一个男生,我猜她大概是这个男生的奶奶或者姥姥了。“给您这个。”他给了老大妈几张纸巾,然后就听见她很响的擤鼻涕声。

    老大妈开始讲她自己,从自己的年龄到医院肿瘤科到她的养生菜谱--“每顿三分之一个土豆、洋葱”。她说着说着就把瘦骨嶙峋的手往桌子上拍了拍。继续说那个男生点头笑着,一边应和着老大妈。这时候过来一对情侣,女生不愿意挨着老大妈坐,跟她一起来的男孩子就坐到了我的斜对面,屁股还往外挪了好几挪。两个人都不说话,女生还噘着嘴。大妈把敞开了怀,苦口婆心地继续对着我们四个大谈健康和养生。男生悻悻地看了她一眼,女生压根不抬头,大妈依然滔滔不绝,我一直边吃边笑,那个男生在大妈喘气间隙,笑着对我们几个人说“大妈这是小班上课,咱们都长见识了。”

    吃完饭了,我旁边的男生提出送老大妈回去。大妈让急着开会的男生先走,执意帮他送碟子到收残台。这时我才知道男生并不认识大妈。

    高下立见。

    大一的时候在学校心协的公关部工作,部门开会讨论一个问题,意见难以统一,其中一个男生尤其擅长一本正经地胡扯,两个女生围着一个长相不俗的男生的观点插科打诨;一个戴眼镜的高个子男生不时抬起头,从鼻子里哼一声;一个女生从来不抬头,表决的时候木摇头或者点头等等等,但是只要有一个女生在,效率就有保障,我在心里称她为“破冰者”。她像润滑剂一样使每个人的状态保持在兴奋点,把快被捅烂的篓子兜起来,也能让从嘴里开出的火车乖乖靠站停下。她很少做最后的总结陈述,总是插着一句一句控制节奏的话,有时在背后也被几个自视颇高的组员说成是“没什么见地还爱插嘴”,但我觉得她真的很厉害。

    3

    沉默者的沉默真的比健谈者的健谈更加可贵吗?

    还是仅仅因为通过道德审判,我们自封“沉默”以崇高。似乎通过张贴行为准则的“告友书”,便可以一劳永逸地待在自己的舒适地带我行我素。

    一种做法从自卑开始,把自己在人群面前的沉默看做“失语症”顾影自怜,用幻想出的悲剧色彩感动他人和自己。

    我有一个同学,他认为自己的沉默是病态的“失语症”,只有在写作中才能找到流畅表达自己,从而获得一种内心的平静。但其实他是一名不错的辩手,在文学的选修课上也能于众人面前侃侃而谈,和周围的同学交流起电影、音乐更是坦然自如,病态从何而来呢?在家庭聚会上无所适从,这种很正常的现象竟然被他拿来佐证自己的病态。

    另一种做法从自信开始,把自己的沉默当成带有英雄主义色彩的抵抗,认为这样就跟庸俗、无聊和低级趣味划清了界限。

    高中三年我都是走读,一进大学十分不适应。我是寝室起床最早的,动作声音大,并且只在睡觉的时候回寝室,所以宿舍卫生也没有打扫过。不久就落了单。碰巧朋友圈到处都是《孤独才是你骄傲的资本》《你的孤独虽败犹荣》这样的文章,于是每见必转,一篇篇文章俨然成了一面面昂扬骄傲的战斗旗帜,为我的孤独呐喊助威。后来大家关系好了,我才知道只是因为我的东西放得乱七八糟而已,和什么作息不同、生活规律不同没有什么根本的关系。

    不能对每种状态淡然处之,潜在的可能是人际交往过度焦虑,甚至是某种人格精神上的缺陷。太沉溺于崇高感而忘记解决问题,有时候是病态的表现。它可能使人错失了看到问题所在的机会。而习惯性地占据道德高地,则会使笃定坦然表面下的溃烂不断加剧。

    更让人担忧的是,社交媒体在这方面总是推波助澜。出于人文关怀,出于自我意识,今天要强调努力的重要,明天要“生活在他处”;刚才“做一个充满正能量的女孩”,现在告诉你“他喜欢这样的女孩”;一分钟前说心情舒畅洒脱的人不容易得病,现在告诫大家“人要自律哪些能吃哪些绝不能”......就像你还没有来得及思考问题所在,早就有各种各样治愈励志的药在等着你,你完全可以自己取来当下需要的那部分拿去为自己的任何行为辩护。

    4

    我们似乎总是站在一个极端俯瞰另一个极端,嘲笑在中间地段疲于奔波的人们,这时候拥有优越感;但是人们在潜意识里又好像都肩负着“必须说话”的道德使命,这时候又充满被压迫和奴役感。

    大多数情况下,沉默是我们做出的消极抵抗。不管是客观条件下插不进话,还是因为主观条件单纯地想独处,这时我们都生长出坚硬的壳,冷静地站在壳后面,任由事件发展。通过短暂的出世或者神游,断绝与当前处境的联系。更甚一步,要为自己的沉默辩护。似乎只有凭借它们帮忙占据的至高点,沉默才由“偷偷摸摸”变成了“理直气壮”。

    但是自然状态下的沉默,是和喜怒哀乐一样自然且正常的存在。当你在电梯里碰见一群大声谈论着八卦绯闻的女同学或者谈论足球、政治的男同学,当你在寝室里听着室友谈论各种新上的美妆,当你在聚会中倾听老同学诉说他们的过往,当你在家庭聚餐中听父母和亲戚谈论婚娶丧事,这些自然且正常的现象。因为兴趣点不同,因为了解不够多,因为阶层的差异、见识的高低。沉默是对说话者的尊重,也是对自己发言权的重视。但这种情况下的沉默并不能成为和侃侃而谈者对立的理由,更不能成为自己试图辩护和掩盖的对象。

    我见过的许多优秀的人们,他们独立思考,也在和人交往中拓展思路;他们尊重自己,也在别人的尴尬的时刻为他们破冰;他们可以和同领域的人才谈论前景也能和老家的大爷在小巷口下棋。他们走在路上是脚下生风的个体,混迹于团队中能成为卓越利他型的领袖。

    他们热爱孤独和沉默但绝不盲目地沉溺于狂热里;他们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也不以此为荣沾沾自喜。他们不需要时刻拿各种言辞来为自己的做法正形因为他们足够自信。

    人最重要的,是认识和发现自己。接受自己的每个状态,跟一个尚不完美自己和解。不故作崇高之态,也不佯装自轻自贱的世故。只有看到了真实的自己,才有可能一步步按照自己的节奏趋于完美。而最重要的一点,是放弃对于道德制高点的绝对敬仰。

    这些不管是对于个人,还是媒体渲染下的社会,都有很长的路要走。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被玩坏的“健谈”,沉默真的可贵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sbap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