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之前就在想,3号线不能算作地铁。因为不在地下。
相反,它高高在上地行驶在城市上空的轨道上。在人们的头顶呼啸而过。
同样地,那辆穿过我们教室的列车也不算地铁。
哪怕大家都这么叫它。
我们班级的课程表是以地铁的靠站时间作为分割的。
一小时一次,停靠十分钟。列车靠站时就是下课时间。
上课时,大家把课桌椅放在铁轨上。直到感受到脚下的震动。
地铁的轨道从教室后端的墙壁开始笔直地延伸到前方的黑板,因此写起板书来很不方便,因为黑板上有一个列车通过的大洞。
直到高三的时候,新来的班主任提议说,既然如此为什么不把教室的布局横过来,在旁边完整的墙壁上挂黑板呢。
大家这才恍然大悟。
之前为什么一直没有想到呢。
总之,新班主任的笑容十分爽朗。
把不算地铁的列车叫做地铁也好,在破洞的黑板上写字也好。
明明才十几岁就已经拘泥于习惯,让我感到后怕。
不过当时的我们,谁都没有明确地这么想。
日复一日忍受洞口照来耀眼阳光的日子,还有偶尔睡眼惺忪的上班族会闯进我们的班级。迟到了吧,真可怜。
偶尔也有学生上车的。留下一个赌气似的背影。
其中有我同桌的男生。
他曾经给我传来纸条,捏成一团的纸被手汗浸湿了。
上车的同学,谁都没有回来过。
不过毕业那天,我们还是所有人都上车了。
一个人不落的感觉很好。
列车关门的气阀声很像被踩到的鸟。
听说现在那个教室还有班级在上课。
不知道他们是不是用侧面墙壁的黑板,那是我们一届的改革。
比起这个,首先要改革的不是移走教室里的列车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