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常听到这样的话“孩子,你一定要好好学习,考上一个好大学,找一个好工作。”这是很多没有步入过大学校门的父母对孩子的寄予的希望。虽然大学不是成功的必要条件,却不可否认是其有利条件。毕竟在当今社会,没有高学历,还没有一技之长,很难立足。

农民,尝到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辛苦,不想让孩子继续做农民;建筑工人,晓得与钢筋水泥为伴的劳累,不希望孩子和自己一样;小商贩,厌倦了和城管打游击的动荡与不安,希望孩子有一份稳定的工作。

体力劳动者想让孩子有更体面更稳定的工作,不继续自己的劳苦,有份稳定的好工作。那么,有着在民众眼中的稳定工作的父母,是否愿意自己的孩子继续自己的稳定工作呢?下面是我的所见所闻所感。

我是一位教师,却并不是师范学校毕业,确切的说我是一位学医的教师。

在妇科实习,进过手术室,目睹过如何在病人肚子上打孔,进行腹腔镜手术;在传染科实习,和艾滋病人打过交道,现在依然后怕,如果一不小心……,后果不堪设想;在内分泌科实习,看到过,激素失调,让一个人在几个月的时间里面目全非,完全看不到身份证上的清秀,判若两人;在儿科实习,一个先天营养不良的婴儿,1个月大,骨瘦如柴,眼窝深陷,带我的老师是这么形容他的“只有两个苹果那么重”,父母弃之不管,爷爷为转院到北京,需要提前支付护送的车辆两千块钱而眉头不展。
医生,迎接新生命的诞生,目送无力回天的逝去;感受生命的顽强与脆弱;体味人性的光芒与阴暗;咀嚼世态的和谐与炎凉。然而,民众眼中的这个高薪高尚高水平职业,却没有引起已是医生的共鸣。

还记得和儿科张老师的交谈,她给我们看她上四年级小女儿的英语演讲视频,我们都夸着孩子棒棒的英语口才。
张老师却意味深长地说:“以后说什么也不能让孩子干我这一行,要把我女儿培养好,不能步我后尘。”
我们这些实习小兵,吃惊地说着民众心声:
“您这当医生,不是挺好的吗?”
“对啊,高工资!”
“我妈说了当医生多好啊,越来越值钱,退休了,还能自己开个诊所。”
“就是,开诊所可赚钱了,我家旁边的诊所,一到冬天,天天爆满,就是一个退休医生开的。”
我们你一句我一句地表达着对医生这个职业的无限向往。张老师默默地说:“那是因为你们还都是局外人,没有真正步入这个行业,你们很难真正体会到这个行业责任和压力,以及医患关系的严峻”
当时,对这段话没啥感觉,因为几乎每个带我们的医生都对我们这些初生牛犊有过“不要入此行,入后,必后悔”的劝告。现在思忖来,想成为医生,完全是为了赚更多的钱和体面的工作。
反问自己,你真的想去切开肚皮,在大肠小肠间做女红?真的对冰冷的尸体感兴趣?真的有自信在被不讲理的患者推上道德至高点,还非要你跟他讲道理的情况下,还不跟他爆粗口?虽然我可能只是个给小朋友打防疫针的漂亮阿姨吧!

而且众多医疗纠纷的曝光,让人觉得医生是一个比警察还危险的职业。警察是要去面对已知的罪犯,已保持警惕心,并且有装备。最重要的是警察都是练过的,知道如何自护。而医生永远不知道哪个患者或家属会对你捅刀,手无缚鸡之力的医生如何面对这没有预警的慌乱。我们的一位影像老师,就被患者捅过刀,不过,还好没伤及要害部位。冲突原因是排队时间过长。我就呵呵了,一个市级大医院,人又那么多,机器排号,你又懒,不想起太早来占号,怪得了谁。况且,在大中国,13亿人口(记忆中的老数据,现在多少,不知道),排队简直是家常便饭。只要出门,谁这一天不得排几次队。堵车不就是在大马路上排队吗?你难不成要下车捅交警?
现在庆幸着没入此行,自知不为己爱,且hold不住啊!

误打误撞进了教师这个行当,不是因为爱,而是因为这是现实“有个算是稳定的工作就不错了,要啥自行车!”
老师是很多人羡慕的一个稳定职业,所以亲戚朋友知道我是老师的都是这么和我聊天的:
“当老师多好,休寒暑假3个月,这一年算下来才上9个月的班,还有双休日,一个月休8天,八九七十二,又俩多月。一年上半年的班,多美啊!”一脸羡慕。
“当老师多好,一涨工资,老师涨的最多。现在老师还都办补习班,挣的比工资还多呢!”眼睛里俩“$”,认为我一定得发喽!
“老师一般都挺魔怔的,还都挺墨迹的!”若有所思地打量着我,不语。
好吧!你们都是局外人。我就好好跟你们说说这局内人的水深火热。

“半年班问题”
公务员一年上56个星期的班,一星期休两天 ,一年休112天,加上各种节日放假,4个月。这样教师只比公务员多两个月。公务员早上8:30上班,教师7:00上班,下午公务员2:00,教师1:00,一天多两个半小时,一个星期多上12.5h,按一天8个点算,一周多上一天半班,一个月多上6天班,教师9个月的班,多出54天。所以教师顶着寒暑假都休的名,只比国家公职人员都休6天。魔怔老师又非得晚上放学想留会学得不好的同学,每天一小会,6天还得不够用。
所以,教师的寒暑假都是用平时的时间挤出来的。还羡慕吗?

我每天早上嘴里塞满面包,拿着半袋牛奶,风风火火往外走,更尴尬的是还会遇上小区早上遛弯的大妈,一说话恨不得喷人一脸面包屑。捂着嘴解释“我们七点到校”。久而久之大妈们也就理解了,没等我喷面包屑,就先说“快去吧,别迟到了!”谢谢大妈理解。
多想给每个人都留下美好的感觉,却总是有那么多“可是”,终究不能完美。罢了!罢了!

“高工资+外快问题”
只想告诉你,那些都是谣传,别信!我2400多,高吗?我倒是听说隔壁蓟县老师的月工资5000多,不知道是不是谣传。至于补习班,我懒,假期还想多陪会大皓,从来没办过,不知道能赚多少钱。听说过一个暑期挣10W的,不认识这传奇教师,也无从考证。而且现在教育系统明令禁止在职教师私自办补习班,所以也没有再想办的打算。那么,2400,确实不高。
你要把你的欲望一再压缩,这些工资也只是糊口而已。
“魔怔和墨迹问题”
每次提出这个问题的人,一般都会举出一个到两个实例作为他这个观点的论据。然后再总结式的结尾“老师都挺魔怔的”还通常会加上“还挺墨迹”。不想说“你才**呢!你们全家都**!”一直提醒自己“你很美,不能这样”。想了好久,终于知道怎么去替教师们反驳。其实,魔怔是对孩子负责导致的,墨迹是孩子怎么教都教不会导致的。不会,就不厌其烦一次又一次地教。耐心被磨得更耐心,耐心久了,就升华到魔怔的地步,并渗入生活的每一个方面,成为了民众眼中的津津乐道的“老师都挺魔怔的,在啥事上都魔怔,还墨迹”了。
珍惜您孩子的魔怔又墨迹老师吧,她只是对您的孩子更负责,想让您的孩子更优秀而已。
“无论说什么也不能让孩子以后当老师”这是我和我同事们的心声。
做医生的绝不让孩子再做医生,当老师的绝不让孩子再当老师。
其实何止这两个行业,各行各业都有这样的问题。做小老板的,觉得心太累,想让孩子考公务员;公务员,觉得公务员一辈子无波澜,死工资,想让孩子去创业;做演员的,觉得演艺圈太复杂,希望子女搞金融;做大老板的,经历大风大浪,反而心气和我们这些民众不同,没有过多的希望,就让孩子随他去吧。只有要饭的拖家带口的,把自己的孩子从小就培养,可能希望孩子长大也要饭。
其他的都是干着自己这一行,爱着别人那一行。
那么,你愿意让你的孩子继续你的职业吗?
为什么?
欢迎作答,下一篇,将剖析大部分职业都不希望子承父业,女接母工的原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