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力训练的手段和目的:逻辑
什么逻辑?
一切思维而得出了的结论都可以称为广义的逻辑。联想到我们的生活中事件,所谓合乎逻辑,理儿能不能站得住脚,必得像新展开的网一般周密,如有打了垛子的墙不易推倒;正确的或得到认同的,瞧,它就是呆那儿呢——客观存在。
“从这一意义上说,合乎逻辑的思维是指思虑周全、透彻和仔细的思考,即最佳意义上的思维。”《我们如何思维》63页 杜威
什么是最佳意义上的思维?
这要重温,关于思维的三种用法之“人们根据某种征象或某种证据而得出自己的信念”,这一种含义又可以大致分为两种,有些时候人们并没有想征象的细节,去探寻研究根据何在,信念就——横空出世了。
不禁想起,2014年,我在老家代课,相对清闲,偶有光阴可漫费,也读了几本名师语文教学方面的书,其中有个高频词“披文入情”。觉得特新鲜!
就在自己的课堂上,想当然地用起来了把“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改成了“请大家披文入情”。学生们一愣,“啥叫披文入情?”
后来,很长的一段时间,我自个儿也没闹清楚,就觉得“披文入情”很流行,似乎说出来显得挺有“高度”。因而,说这个词成了我的“执念”,也是杜威书中所说的“信念”。假“信念”无疑。
相对的,真“信念”,“是用心搜寻证据,确信证据充足,才形成信念。这一思维的过程就叫做思考,思索。只有这种思维才有教育意义。”才是好的思维。
“有意义的思维应是不断的、一系列的思量,连贯有序,因果分明,前后呼应。”思维的每个环节每个因素,彼此交集印证,环环相扣。“连贯有序的这一系列想法就像是一趟列车,一个链条。”
长久以来,我们常说要发展和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此刻思考,这口号喊了许多年,然而作为一个基层教师,我并不明白自己曾对此做过什么?
答题的套路,算吗?
那些个像极了一堆烂塑料袋的怎么套也套不上的分析陈述公式,是我们要达到的目的吗?思维训练是长着一副恶臭凶悍反兴趣灭个性的坏心肠吗?
应该不是。
理想情况下我们想让学生养成“细心、警觉和透彻的思维习惯。”
就像课堂形式里近年来比较火的两款:小组合作和导学模式。推行的初衷是什么?实践过程呢?样子得像那个样子呀!合作讨论的声儿大不大?导学的气氛活不活?这就是结果!
教学法被限定了条条框框,对着操作细节的演绎的师生就不机械不死板?
如此一来,“不难看出思维教育的真正问题在于将自然的思维能力转化为经过检验的专业性思维能力,将多多少少偶然出现的好奇心和零散的联想转化为时刻保持警觉的、小心谨慎和贯彻始终的探索。”
我这么猜想:心理的乐趣、个性与逻辑并非对立!而是延伸,深化……
那么在课堂上,我们在千方百计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之机,是不是可以抓住要点,及时训练?
期待与大家探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