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读了蒋勋的《孤独六讲》,一直想写书评,但总觉得水平有限,自己竟写不出蒋勋先生的书评。现在在读他的《生活十讲》,蒋勋老师很有魅力,文笔娓娓道来,让人如沐吹风,又有台湾的人文情怀和美学境界。
我想聊一聊《生活十讲》中第五讲,谈物化。
众所周知的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在于平衡资本主义,如果不从政治的角度来看,社会主义其实是一种哲学。在他们的哲学中,最重要的一个检查能力是:人不可以物化。意思是说,物质要发展没有错,但是人还是要做人的主人,不可以为物所役。
买车子,买房子都没有错,可是不要到最后变成车奴、房奴,变成在养它们,而不是它在让你幸福。
中国的文化有着深厚的哲学底子,仍难逃被物化的命运,也许是商业化太厉害了,厉害到已经渗入校园。
比如,建筑系的学生会被鼓励到事务所打工,而非思考五十年后会出现什么样的建筑物。信息系的学生 思考的是如何设计出一款软件卖钱,或是毕业后要进入哪一家大公司当工程师。学生想着如何毕业以前或以后就把钱赚饱。而我们的思维被困在了消费形态中。更不要提现在大学校园里存在的校园贷、裸贷等理财工具。
娱乐圈每年那么多系,选角色的时候会考虑明星的流量是否带动票房的飙升,而非这部片子本身应该呈现的人文精神。流量时代的到来,造成流量经济的迅速发展,似乎有了流量就有了金钱、有了名气就有了赚钱的工具。而殊不知对于青少年儿童来说,娱乐媒体会对他们的价值观造成怎样的冲击。
明星的绯闻满天飞,而暴力游戏的发展也让儿童无从思考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最可怕的是当一个人犯了罪,而他确实迷茫的状态,杀人在游戏中是会得到鼓励得到赏赐的,那如果他把这套思维用到现实生活中,我们又如何去评判。现在各种剧情套路为了迎合广大妇女的口味,各种狗血的爱情片盛行,可对于儿童来说,我们给了他们怎样的性启蒙和爱情观的初步建设?
当然,经济发展不是不好,不好的是没有平衡的力量。
物质与人文是两个极端,不从两全其美的角度去思考。人精神上的快乐与物质上的快乐,需要平衡;没有绝对物质上的快乐,没有绝对精神上的快乐,走向极端的任何一边,都可能导出一种不健康的生活。
社会的物化是不知不觉的,真的是不知不觉的。我们可能都在其中。
我们会比较房子、车子;会为了给孩子买学区房而拼命挣钱而忽视了对孩子的陪伴;会觉得那种和劳工站在一起的人低人一等;会觉得有钱能使鬼推磨。资本主义不断地刺激生产消费,我们也渐渐把金钱放在最高的地位。
一个成熟的社会其实是两股力量的相互制衡。当右派资本主义要往前冲时,左派的社会主义就踩刹车。
我们普罗大众面对物化的问题,不是说大家都奉行严格的禁欲主义,放弃所有的物质生活。我们还是会有一些小小的物质贪恋,一些小小的情爱生活,这是基本的,无可避免的。可是,我们都可以做点什么,让自己不要那么轻易“服输”,如果说物化是一台巨大的绞肉机器,可以选择不要被卷进去。这个体制一旦运作起来了,整个自然环境都会被绞进去,土地被开发、林木被砍伐,然后变成物质买卖。甚至是人文的东西,例如教育、道德、伦理也都可能被绞得支离破碎。
德国前总理施密特到台湾演讲时,说过一句很重要的话:2025年时,欧洲的货币和人民币将会是世界两大强势货币。他敏锐地观察到,欧洲和中国同时存在两股制衡的力量,不像美国一样一面倒。
在物化的机器运行时,面对着巨大的机器体制,我们要怎么让孩子有力量去思考、去判断,进而去抵抗?
在社会的很多岗位上,有很多有为有守的人,努力平衡社会的物化趋势,即使是不成功的,也是让人敬佩的。而知识分子,比较有思考能力的人,可以不要那么入世,保持一点点出世的思想,保持一种冷静,如此才能看的更清楚。
社会的发展以一种飞快的速度裹挟着众人,从流量经济到共享经济,我们都在其中。我们90后一代的童年没有那么多电子产品,没有那么多游戏、手游、手机,可是我们的后代呢?当物化程度越来越深,我们要怎样维持人的独立性,怎样发展人文,给我们的孩子一个更好的文化?
“资本主义的单一化最后就是发展成为一部巨大的绞肉机,把每一个人都绞进去,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形成一股制衡的力量,以公生共享的概念,去阻挡绞肉机的运作,并维持社会的多元性。”
之前没有写过这样的时评,但简单以蒋勋的文章引发的思考,面对任何世事,都要保留一份清醒,保持一份冷静,看得清楚,且能保全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