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相关社会调研显示:现代社会结构发展之下,一般大众普通人已经基本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了。
而也有玄道中人则称:人的“命运”其实本来就是基本无法改变的。人是既定的“人生剧本”。也就是说,不论一个人是“兴”是“衰”,一个人何时努力或何时颓废,一个人何时走运,何时不走运。这些都是有“定数”的。
有人站在科学角度分析之后称:要想改变命运,其中有一个因素是可以自己掌握的。那就是“多学习”。学习掌握更多信息和智慧,才有可能改变命运。而其他一切客观条件都是自身无法改变的。只有学习这一项自己可以改变。
玄道中人称:真正能改变“命运”的方法,其实也只有一个。

那就是“修道”。
而修道从修行开始。
本文作者我也是一个“修行爱好者”,一个修行界的“小学生”。
下面来说本文的主要内容:个人修行参悟的两个小心得。
概要:一、不要与当下错位,二、不要失去快乐。

想要“活在当下”,就不要总是想着“下一个当下”。那样虽然显得很积极努力,但却与当下“错位”了。以至于不能很好地利用当下。失去了快乐就失去了创造力。而某些看似平静、平淡的状态,也许就是接近于不快乐的边缘状态。也没有创造力,如同“一潭死水”。
记得小时候,我不喜欢写作业,经常是今天补昨天的作业,或是补前天的作业。现在呢、我则常习惯今天补昨天或前天或更多天前的灵感。可是前天的灵感,今天已经不复存在了。找不到感觉。这也许就是我的头脑中的一个自带的bug,需要解决。这也算是某一种“先天业力”。
修行要有灵敏的感知力。要能感知到问题的存在,意识到问题的所在。发现问题才可以想方设法解决问题。对于一些根深蒂固的问题,可能要数年才能解决。
这两种问题,我相信也有不少人存在。
一、不要与当下错位
与当下错位,你将永远是“脱节”的。

在每一个当下,都有无数的念头和各种各样的感觉,以及突如其来的外物或外来信息,可以把你从当下拉走,使你的意识被分散得七零八落,无法合拢在一处。
人生又何其不是如此呢?当有感觉的时候,没有合适的人。当有人的时候,又没有了最好的感觉。
对于我自己来说,以前的“灵感”,就全都丢掉吧。就从当下的感觉开始记录。以前的灵感或许在当下看起来就会变得无聊、无趣、甚至是无意义。
因为它的能量和意思已经扭曲,不能还原。
站在灵性的角度来说:人,其实什么也不会忘记,只是在每一个当下不必要什么都能记起来。一是不必要,二是太占“内存”。想不起来也必然是对当下无用的信息。

与当下错位,你就脱节,你就用不上力,不能用尽全力。
二、不要失去快乐
因为,失去快乐,你将失去创造力,也失去对自我生命更好的掌握。将失去主动,变得被动。事情将变得困难,思想将变得卡顿。思路将变得不通,身体也可能会变得僵化。
真理和真相是随着快乐而来的。道喜乐,道融于乐之中,乐则生道。
学道是乐事。乐则是道,苦则非道。但此乐不比俗人乐耳。 —— 道教古人·全真南宗白祖师言

你是否发现:当你快乐时,你找到了解决方案,当你不快乐时,你只会制造麻烦。——印度教·Sadhguru(引自解析生命究竟真相的访谈片语)
真正的正能量,其实应该是自我创造的快乐的能量。而不是被正能量。不是勉强正能量,更不是虚伪的正能量。
快乐,则可以创造正面的“人生剧本”;不快乐,则只会创造负面的“人生剧本”。人总会下意识地认为,负面的剧本更接近“现实”,所谓“更实际”。而正面的剧本在潜意识当下则被觉得“不实际”。
在一般人眼中,正面的剧本,貌似只能在那些少数传奇般的人物身上才能发生。这是不是也是思维认知上的bug呢?是阻止你创造显化正面剧本的bug呢?

“苦中作乐”的能力,是真正的修道的能力,是创造的能力。并不是盲目乐观,也不是没心没肺。更不是找点乐子消愁。
正如上面引用古圣先人的话一样:快乐就是道。真善美,就是自然。反之都是不合道理的。关键看你的意识所在。
……
作者:赵散闲
欢迎微关我,阅读更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