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樂)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这是《论语》的开篇第一句,很多人都很熟悉的。记得那年读初三上晚自习时,数学老师看着学生们都忙着做数学试卷的样子,就鼓劲说:“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同学们多做试卷,多练习,自然就熟能生巧啊!”这使我对《论语》里的这句话有了深刻的印象。记得当时自己心里是这样犯嘀咕:“这些题我都做过很多遍了,为什么我一点儿都不感到快乐呢?”现在想起来,那个时候,就已经开始对这句话这么个解释法,有所疑惑了。
“学而时习之”,一般的解释是这样的:学习过后,时常的复习,不也很愉快吗?又或者是这样的:学到的东西,有机会付诸于实践,这难道不是一种值得高兴的事情吗?总之,就象当年的数学老师一样,这句话作为勤奋学习的勉励,被广泛地运用于各种学习场景中。
但这种解释让我觉得别扭,似乎很不符合实际。
比如说,高考前学生的状态,是绝对符合“学而时习之”的标准的,那为什么高考结束之后,很多学生都会有解放的感觉呢?很显然,准备高考阶段的“学而时习之”,并没有让学生们感到“悦”啊。
再比如说,很多专家或者技术工人,在他们的专业技术领域,往往也是多年的“学而时习之”,但是在这些人中,至少有九成以上,也没有感到他们有多么“悦”啊。他们之所以待在自己的专业岗位,无非是为了谋生而已。。
难道这句话是孔老夫子说错了吗?又或者是我们的解释不圆满??抛开各种陈见,从源头去找寻,或许我们首先要明确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学什么的问题。换句话说,孔子说的“学而时习之”,究竟要弟子们学什么啊?
一般普遍的观点,认为孔老夫子说的“学”,一定是指学习知识和技能。但显然这种看法不太恰当,这在《论语》里孔子对樊迟的一段话中可以体现出来。《论语》里的那段原文是这样的:
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迟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解释起来,大概是这么个意思。樊迟向孔子请教如何种好庄稼。孔子说:“说起种庄稼啊,我不如老农。”樊迟又请教怎么样种好菜。孔子说:“种菜呢?我不如老菜农。”樊迟退出去以后,孔子对他的弟子们说:“樊迟啊,真是一个格局很小的人。如果在上位的人很重视礼法的话,老百姓就不敢不敬重礼法;如果在上位的人很重视道义的话,老百姓就不敢不遵从道义;如果在上位的人很重视诚信的话,老百姓就不敢不用真情实意来守护诚信。如果能做到这样,四面八方的老百姓就会背着自己的小孩来投奔,哪里用得着自己去种庄稼呢?”
在上面这段话中,樊迟向孔子请教如何种庄稼、种菜,孔子的回答很谦虚而诚恳。他说种庄稼、种菜,他不如种地的老农和老菜农等专业人士啊。樊迟走了之后,孔子接着后面讲的那段话,应该是教化他在场的弟子们的。他首先说:“小人哉,樊迟也!”。这里可不要理解成孔子骂樊迟是小人。这里的小人,指小格局之人,只关心自己的温饱和前程、不为大众着想的格局很小人。后面的那段话,体现了孔子对弟子们的期望。他希望弟子们能够学习并不断实践“礼、义、信”,从而影响并带动老百姓也能够实践“礼、义、信”,进而让四面八方的老百姓来投奔归附。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他希望弟子们是能够心怀天下、以身作则,教化一方、让四方归附的大格局之人
由此可见,孔子口中的“学”,不是纯粹的知识记忆,也不是谋生的技能手段,而是以仁、义、礼、智、信为代表的心性之学。孔子说“学而时习之”,就是告诉弟子们要学习仁、义、礼、智、信,并且不断地在生命中实践它。在这种破除小我,成就大我蜕变中,心量越来越大,人生境界越来越高,生命越来越自在,当然就会“不亦悦乎”啦。这种“悦”,来源于内心深处那种良性蜕变,是向上成长的喜悦。把这种“悦”理解高兴、愉快,这就显得肤浅了。
此外,从”悦”的造字来看,是竖心旁忄加上一个“兑”字,兑在《易经》里,是一个卦象,兑卦,兑是表喜悦的意思。综合起来,“悦”就是发自内心的喜悦,也是一种会心的微笑。这种喜悦,就像苦思冥想很久的一道数学题,突然找到了解题思路,而带来的巨大成就感;也象是在河里玩水的人,玩着玩着,突然发现了自己居然会游泳了的惊喜;还像一个禅坐的人,在妄念的纷纷扰扰中苦苦支撑后,突然妄念消失,进入空明寂静的法喜。这种“悦”,比高兴、愉快等情绪感受,含义要深刻得多。
说起“悦”,就不得对比第二句的“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乐”了,一般对它的解释和“乐”一样,也是快乐、高兴地意思。古人写文章,斟酌用字很谨慎,力求简练准确。既然“悦”是高兴,“乐”也是高兴,为何不用同一个字呢?很显然,这有点说不过去。而且,如果真要把“乐”是解释为高兴,只怕现代很多人心里会有纠结的:我想安静,我不想被打搅,我房子这么小,朋友来了怎么住啊?哪里会“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呢?当然,也有一些人是赞同的。比如说,麻将三缺一了,正好来了一位朋友,哈哈,所谓“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麻将桌总算凑齐了。
考察这个“乐”字,它是由繁体字“樂”简化而来。从“樂”的造字来看,它根据丝弦的乐器形状来造字的。下面是一个木架子,上面左右两边的绞丝旁表丝弦,中间的白,表丝弦与丝弦之间的空隙。那对“樂”字的解释,是怎么和高兴、快乐等联系起来了呢?想了很久,突然悟到,拨动每根丝弦弹奏时,会发出不同的声音,与其把“樂”解释为高兴、快乐,不如解释为和谐,来得更加恰当些。
我们知道,同一个乐器,不同的丝弦有不同的音声记,就像人世间一样,就算是同一个师门出来的师兄弟,对同一个问题的看法和见解,也未必一样。孔子用“樂”这个字,就是说,朋友之间的应该和谐相处。你的见解如丝弦“哆”,我的见解如丝弦“来”,他的见解如丝弦“咪”,虽然我们的见解各不相同,但哆来咪,哆来咪,......不同的见解弹拨起来,却能演奏出和谐的乐章。
孔子在《论语》中还说过“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与人交往,用的是和谐的樂之道,他格局大,可以包容不同的见解和看法;而小人与人交往,求的是彼此认同,他格局小,凡是和自己意见不同的人,没法成为朋友。
最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句话,实际上是对前面“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一个补充。并不是所有的朋友都能够理解你,难免有时候会有误解,如果在这种情况下还能够不愠、不生气。孔子称赞这种人“不亦君子乎”,他们是君子中的君子,这也是孔子特别赞扬的话。
孔子的太了不起了,《论语》中只这短短的一句,就足以让人毕生奉行,这大概也就是国语经典的魅力吧。
首发于百度号经典阅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