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日在沂水一中校友群里,看到校友发的微信,喜闻孙殿元老师荣膺“深圳2019年度教育人物”,在感受这份幸福的时候,思绪不由回到学生时代。

1990年秋天,我考入了沂水一中,沂水一中座落在美丽的沂河西畔,环境幽静,远离闹市,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在当时可以说,能进入一中的学生都是百里挑一,一个乡镇联中基本个位数,考上一中基本代表脱离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村。
90级新生一共八个班,400多学生,全沂水县32个乡镇,还包括城里的几所初中,升学难度系数之大可想而知。
我被分在八班,班主任高瑞宝老师,恢复高考后第一批大学生,在生产队劳动的时候,自学英语,考上临沂师专外语系,任班长、团支书,毕业的时候可以留校,可以去海关工作,可是他执意回沂水教学,要回报生养自己的父老乡亲。
梦很美好,现实很残酷,我们是他教的大约第三届,高一时,八班各项工作都名列前茅,高老师对学生那是真爱,像父兄一样对待每个学生。高二分科,因为自己数理化成绩一般,选择了文科,被分到五班,孙殿元老师是三班班主任,教三班五班历史,直到高三毕业。高三开学的时候,因为各种原因,成绩一贯优秀的八班被拆散了,高老师又带了几年英语,最后自己到校办工厂当厂长,98年左右因肺癌去世。性格决定命运,在生活工作中有些事不会变通,真是悲哀啊!
北大教授顾随大师说:“一个成功者自己理想要很高,而又须与社会俗人能接触,凡能成功者多有一点俗,不如此不能成功。”这个“俗”字太耐人寻味啊!
孙老师教我们的时候不到30岁,非常英俊潇洒,自己说和周恩来一样高173厘米,穿着打扮整洁得体,干干净净,头发一丝不乱,应该天天洗。
开学第一课,自报家门,,孙中山的“孙”,和国父一个姓,“殿元”,科举考试殿试第一名,都与历史有关系,随手把三个字到黑板上一写,潇洒飘逸,就把我们镇住了,写的行楷太好看了!自己介绍拥有历史、中文两个成人本科学历。
又自我讲述了一番自己教学成绩多好,平均分多少,比二中高几分,是兼职教研员,学校史地生政教研组组长,和地区教研室历史陈庆军交情多深厚,参加编了多少教材,我们当时用的教辅资料就是陈庆军带头编写的,其中有他。他教课多好,像看电影一样精彩,像听故事一样生动,北京的历史教育专家来听他的课,说成绩第一名是名副其实。从这些自我介绍来看,孙老师是智商情商双高,为人处世八面玲珑,有强烈的上进心的人!
当时我坐在最后一排,因为个子相比比较高,心里暗暗想,“吹吧,反正不纳税,怎么谝呢?好就好呗,还自己张扬”。后来才明白,这在教育学上叫树立权威形象,增加好感可信度,让学生亲其师,才能信其道。
当然后来的事实比说的还好听,孙老师上课严肃认真,而不失幽默,黍稷麦稻 当时很难记,孙老师教我们谐音″书记未到″,当时印象很深,教授内容合乎学科规律,从现象看本质,用历史的观念看问题,还原历史,不是用今天的身份看过去,应该回到那个时代。最后我高考历史85分,满分100。三班五班好多同学受他影响第一志愿报了历史专业,我被临沂师专历史专业录取,我们这个系沂水的十多个。
孙老师姚店子永富庄人,地下大峡谷那个地方,上学的时候,周末骑车必须经过他们村,那个陡坡太长了,必须下车推着自行车步行才行。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奇山异水出圣人也许就是这个道理。
孙老师一直坚持体育锻炼,有一次在操场主席台南边双杠上,一甩一荡结果失手掉下来了,手臂受了伤,看孙老师照片近六十岁了,看上去才四十左右年轻,与这种生活习惯应该分不开。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肉体都控制不住,又谈何精神?
孙老师有时候也发火,有一次我们五班上体育课,有可能测试跑步,跑的浑身是汗,有的迟到了,孙老师在走廊里的等,等的不耐烦了,凶晚来的,类淑毅顶撞解释了几句,抓住类淑毅衣领要揍他,类淑毅反抗向走廊西边跑了,孙老师追了一段没追上,这节课上的自习,现在类淑毅在山大公安处,每天下午我和类淑毅跑步向南到龙家圈再向西,向北蛋白酶厂,最后回来,可惜我分数不够,没考上山东公安专科学校。
往事随风,也许飘逝而去,不留痕迹。但往事也如酒,有的苦涩,难以下咽,有的随着岁月积淀,越发醇厚芬芳。
任何收获都不是巧合,而是用日复一日的付出换来,敬爱的孙老师应该就是这个样子。
蒙山巍巍,沂河汤汤;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