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中医名词|虚损

中医名词|虚损

作者: 岐叔 | 来源:发表于2022-01-03 12:04 被阅读0次

虚损  病名。见《肘后方》。因七情、劳倦、饮食、酒色所伤,或病后失于调理,以致阴阳、气血、脏腑虚损而成。

虚损病情复杂,主要可概括为气虚、血虚、阳虚、阴虚。

气虚多见肺脾虚损。症见四肢无力,懒于言语,动辄气短,自汗心烦。宜用补中益气汤。

血虚多见心肝虚损。症见吐血便血,或妇女崩漏,头晕眼花,或成干血痨。宜用四物汤、当归补血汤。虚在心者,并用归脾汤。虚在肝者,并用二至丸。内有瘀血者,用大黄 虫丸。

阳虚多见脾肾虚损,症见饮食减少,大便溏薄,或完谷不化,腰膝酸软,神疲无力,畏寒肢冷,阳萎滑精,小便数而清长,面色苍白,舌淡苔白,脉沉细或沉迟,治宜温补。虚在脾者,可用附子理中汤﹔虚在肾者,可用桂附八味丸、右归丸等方。

阴虚多见肺肾虚损。肺阴虚者,症见干咳,咯血,口干咽燥,潮热,盗汗,两颧潮红,舌红少津,脉细数,治宜养阴清肺,可用沙参麦冬汤加减。肾阴虚者,症见腰膝酸软,头晕耳鸣,遗精早泄,咽痛,颧红,舌红少津,脉沉细数。治宜滋补真阴,兼予降火。可用大补元煎、六味丸、大补阴丸等方。

参见虚劳条。本証可见于结核病、贫血、白血病、神经官能症以及多种慢性消耗性病証。

相关文章

  • 中医名词|虚损

    虚损 病名。见《肘后方》。因七情、劳倦、饮食、酒色所伤,或病后失于调理,以致阴阳、气血、脏腑虚损而成。 虚损病情...

  • 脾虚

    脾虚,为中医名词术语。泛指因脾气虚损引起的一系列脾脏生理功能失常的病理现象及病证。多因饮食失调.劳逸失度,或久病体...

  • 【每日健康小知识】20200703

    小伙伴们是不是常常听到“脾虚”这个词儿? 脾虚,是中医名词术语。泛指因脾气虚损引起的一系列脾脏生理功能失常的病理现...

  • 中医名词|阴虚

    阴虚 指阴液不足。 临床表现有“五心烦热”,或午后潮热,唇红口干,舌质嫩红或绦干无苔,大便燥结,小便黄短,脉细数等。

  • 中医名词|阳虚

    阳虚 阳气不足或机能衰退的証候。 阳虚则生寒,症见疲乏无力、少气懒言、畏寒肢冷、自汗、面色淡白、小便清长、大便稀...

  • 中医名词|理气

    理气 是运用有行气解郁、降气调中、补中益气作用的药物,治疗气滞、气逆、气虚的方法。 气虚用补益中气药。 气滞宜疏、...

  • 中医名词|虚劳

    虚劳出自《金匮要略》。 据《诸病源候论》、《圣济总录》等文献分析,虚劳包括因气血、脏腑虚损所致的多种病症,以及相互...

  • 中医名词|推拿

    推拿 ,即按摩,正骨八法之一。包括推法和拿法。《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推者,谓以手推之,使还旧处也。拿者,或...

  • 中医名词|营卫

    营卫 ,营气和卫气的合称。两气同出一源,皆水谷精气之所化。营行脉中,具有营养周身作用﹔卫行脉外,具有捍卫躯体的功能。

  • 宝宝脾虚的表现,宝妈须知

    什么是脾虚? 中医下的脾虚:在中医理论中,脾虚泛指是脾气虚损造成的一系列身体脏器失调的多种生理现象。 脾虚包含运化...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医名词|虚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ssxc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