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经历了2020年股市的投资市场,真可谓是跌宕起伏,峰回路转,一波三折的过山车行情。投资者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体验了从波峰到谷底,又从谷底反弹到波峰的酸爽。仿佛是过山车一般。从1月的小涨,2月的节后狂跌到剩余时间的反弹,3月的全球投资市场的大跌,4月5月6月的一路反弹,7月的爆发式增长,8月的震荡,9月的下跌,到10月的今天。虽然我们还在休假之中,但是隔壁的村长得了“重病”的“黑天鹅”已经让投资者心中揣测节后市场到底是涨是跌了。
即便如此,投资者只要在9月之前,紧抱着消费,科技,医药,今年的收益也不会差。即使是在9月的回调,也只不过在10%左右。
喝酒吃药玩手机,这个行情可谓是演绎到极致了。而距离2020年末还有不到3个月左右,消费、科技和医药虽然已有回调,但是机构抱团行情仍然没有看到解散的端倪。反观今年投资银行、地产和保险的投资者,多半是被按在地上反复摩擦。7月初一度看到希望,却在半个月后从哪里来,回哪里去,到了9月末,更是进一步新低,距离3月的最低点的仅仅是一步之遥。后市是继续拿好高估值的消费医药和科技还是掉头去买低估的银行地产呢?
今年以来的银行、地产以及非银金融的涨幅如下:
很多投资者在当前的状况下,高估值的消费科技和医疗已经无法下手,而低估的银行地产等指数却迟迟不见翻身之时,到底何去何从?
我们认为投资并不是冒险,更多来说要进行风险控制。高估值代表着这个股票的上涨已经超过了预期的盈利水平,这个估值是透支了未来几年的盈利来换取的,一旦盈利ROE无法持续,都将回到原点。
我们可以看一下2015年的创业板,在一度高达4000点的位置后,用了4年时间来进行还债。4000点买入的投资者到现在还没有解套。
由此可见股票的风险都是“涨”出来的,而盈利却是“跌”出来的。涨的越多,盈利的空间越小。而跌多了,反而又有了向上的空间。
合理配置是减低风险的有效方法,投资更多追求的是模糊的正确。高估值的股票的风险的概率>低估值股票的盈利概率,那么当前降低消费科技和医药的仓位,稍微去加一点银行地产红利等低估的行业会更好。
现在购入低估值的行业未必代表马上能一定能盈利,因为低估往往是有原因的。低估值陷阱随处可见,比如一些落后行业,可能长期都处于低估的处境,未必还有复苏的机会,直至行业被替代。因此挑选低估行业也一定要擦亮眼睛。现有的低估行业中,大金融板块是国家金融不可缺少的板块,相对的风险很低,更值得持有。
左侧投资最难的就是持有,常常买入后无休止的等待后就止损于黎明之前。参考之前的创业板,有多少可以定投2年以上的人呢?定投虽然可以部分解决持有的问题,平滑成本曲线,但是如果我们从2018年开始定投创业板一定比2016年更适合。因此适当的择时也可以有更好的体验。
当然如果想一次性投入的话,一些专注于几个行业的主动基金体验更好。好的主动基金一般夏普率更高,回撤控制也比指数更佳。
如图所示,银行、地产、红利都已经到了估值的历史低点。相比高估值指数,已经处于应该贪婪的时刻了,更值得耐心持有,等待回报。
“在别人恐惧时我贪婪,在别人贪婪时我恐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