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很多人关注一篇文章——《30%北大新生竟然厌学,只因得了“空心病”》,里面说的“空心病”指的是价值观缺陷所致心理障碍,主要表现大概有以下7点:1、从症状上来讲它可能是符合抑郁症诊断的;2、他们会有强烈的孤独感和无意义感;3、通常人际关系是良好的;4、对生物治疗不敏感,甚至无效;5、有强烈的自杀意念;6、通常这些来访者出现这样的问题已经不是一两天;7、传统心理治疗疗效不佳。
我很有幸能够在前段时间的一次培训中见到了文章作者本人,北京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副主任、总督导徐凯文副教授,也聆听了一场关于“空心病”的报告。里面我印象最深的有一句话,是“空心病”患者说的:“我不是那么想要去死,但是我不知道我为什么还要活着。我完全不知道我活着的价值意义是什么,每天的生活行尸走肉,如果是这样,还不如早点结束。”这对我触动很大,也不禁让我审视自己的生活、学习和工作。
自从高中时文理分科我选择了做理科生,多多少少就被灌输“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理念。经过高考的实践证明,这句话是对的,至少在你选择大学的时候“学好数理化”,可以在填报志愿的时候有选择名校的筹码。到了大学之后,高中的理科学生大多是大学的理工科学生,“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在大学也被验证是正确的,至少考试成绩好的同学会获得奖学金,会获得荣誉称号,成为大学里普遍意义上的“娇子”。
大学四年说过就过得很快,距离现在毕业都已经近3年了。时间有时真的不容人倒过来计算,一倒过来计算,人生仿佛就短了,依稀看到了终点。现在我的学生也已大三下了,面临着考研、就业、出国等的选择。近段时间陆陆续续有一些成绩较好的学生过来问我:老师,我在保研的边缘,你说我是不是要准备考研。我会就每个人的情况进行分析,然后帮助他们给自己做一个决策。
学生在刚入大学的时候,我就在班会、级队会很多场合和学生强调要有自己的目标和规划,尤其是临近毕业的时候,不能随大流。我看到很多学生在大学里过的很忙碌,有的是真忙碌,天天在开会和奔波在开会的路上;有的是假忙碌,宅在寝室熬夜玩电脑游戏打怪升级。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每个人花费着相同的时间,在做着不同的事情,其实从当事者从中得到的愉悦感来说,当时应该也都是相同的。但事后呢?
有时候,我也在思考,就是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什么。作为一位老师,能为学生解疑答惑,帮助学生成长,我认为是有价值和意义的。作为一名普通人,能在日常的生活中享受到愉悦,如感到阳光很温暖,看到好看却无名的花,吃的东西很美味,听到一首触动的歌,我也认为是有价值和意义的。对于“空心病”,他们也在享受着资源,那些轻而易得的美好事物也都在他们周围,他们不缺乏看见,缺乏的是关注和体验。其实,心可以很大,大到能驰骋天地囊括寰宇,但是心也可以很小,小到有时候连自己都容不下,只剩空空如也。
有一句诗:心有猛虎,细嗅蔷薇。意思是说,老虎也会有细嗅蔷薇的时候,忙碌而远大的雄心也会被温柔和美丽折服,安然感受美好。而对于现在一个浮躁的社会而言,相较忙碌而远大的雄心,越来越多的是孤独而卑微的空心。对于空心,我们更要学会欣赏温柔和美丽,安然和美好,也要学会做到心若空空,细嗅蔷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