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不要忘记我们曾经也是孩子161

不要忘记我们曾经也是孩子161

作者: 钟羽庭 | 来源:发表于2018-12-18 22:00 被阅读0次

    今天在群里听刘文君妈妈的分享,她说了一句话,让我感触颇深。她说,“孩子没有当过大人,所以他不理解大人,不体谅大人情有可原,但是我们大人都做过孩子,我们应该能够理解孩子呀。”当时听了这话,我就一直在想,为什么当我们做了父母,就忘了我们孩童的经历,走着走着就迷失了呢?

    我一直属于自我感觉良好的人,回忆过往,全是自己勤奋刻苦、自觉乖巧、善良宽容等优良品质,好象我天生就是完人一枚,好象我原本有一种主动性聚焦的天性。可是今天看利花简书,回忆说她小时不小心打碎了鸡蛋,她妈妈没有责怪她,让她很感动。我突然想起了我小时候的种种劣迹。在那个物质匮乏、购物凭票的年代,有一次我爸爸托人好不容易从乡下捎了一篮子鸡蛋,我竟然把一篮子鸡蛋当成玩意儿,一个个敲碎扔在地上;那时候平常人家还兴自己做家具,我妈花钱请人刚给家具上了漆,还没有干透,我就拿了火钩在家具上捅得到处都是风窝眼,到现在我妈那些古董家具上还留着我的罪证;让我妈最心痛的就是那些她年轻貌美和我爹潇洒英俊的照片不是被我画成了妖怪,就是被我剪得七零八落;我上小学时根本坐不住,被同学称为小闹钟;还被请过家长;丢三落四的事就数不胜数了,可是我记忆中却从没有被我爸妈打过,顶多被我老妈数落,我爸爸老好人一个,每次我犯了事,就先找我爸,然后再由我爸爸出面去通融我妈。印象中我妈数落我的次数也不多,相反现在说起来,我爸妈还一直觉得我是最省心的、最懂事、最优秀的孩子。他们是不是天生就懂得选择性忽略呢?或许是我自己觉得自己罪孽沉重,后来迷途知返了呢?回过头来想想如果我爸妈不是那么温柔宽容对待我,我会怎样呢?青春期嫌我妈唠叨,上大学起就离家十万八千里。如今为什么都忘了呢?想想我儿子小时候其实比我那时候乖多了。为什么我们那个年代的人大多都是自然法则下成长起来的,为什么到了我们做父母的时候,我们却不能自然地养育我们的孩子呢?为什么我父母那一代人极少说我爱你,我们的内心依然充实而坚强,而现在的父母天天嘴上到行动都表明爱孩子,孩子却越来越迷茫脆弱?想来想去,恰恰是我们出了问题,是我们迷茫和焦虑,是我们极功尽利。就我而言,我被宽厚地待过,为什么我就不能宽厚地对待我的儿子。正所谓自己没有的给不了,别人没有的要不来。所以关键还是要修炼自己,让自己充满正能量和智慧,才能自然地养育下一代。

    感赏儿子早上自己给自己上闹铃,六点钟就起来背单词了。今天班主任老师说儿子近来状态不错。

    感赏儿子有好吃的,都要等妈妈一起吃,昨天我给他做鳕鱼,儿子不仅一定要等我来了才动筷子夹鱼,而且还给我夹菜,儿子真的是越来越贴心了。

    感赏儿子晚上一回来就做作业,把手机放在外面。我叫他吃饭,他也是要把一道题做完了后才吃饭。

    感赏儿子每天学习任务完成后,坚持跑步锻炼身体,昨天还到学校健身房锻炼,保持强壮的体魄。

    感赏儿子每天把自己计划写在小本上,完成一项勾一项,每天自己对自己负责。儿子正在有意识地锻炼自己的计划性和执行力。

    感赏儿子每天自己洗自己的臭袜子,自己洗内裤。基本可以生活自理。

    投射儿子放下所有的不愉快,释放掉所有的负面情绪,学会聚焦自己想要的一面,心态平和,把自己的内趋力投注在学习上,找到适合自己的目标,有计划地实施,学会把目标和行动统一起来,并取得成效,增强自信心。

    投射儿子得到贵人的帮助,持续改善其对学习的好感,激发其学习的内生动力,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注重基础训练,提高学习效率,学会自我激励。

    投射儿子妥善处理好与同学的关系,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同和喜欢,和高频的老师、同学同频共振,注意力集中,跟上高频的同学,顺利通过政治合格考试,期末考试从容应对,获得好的感觉,提升学习的成就感。

    投射儿子合理使用手机,减少对手机的依赖,多读书,读好书,提高自己的独立思辩能力。

    投射儿子坚持体育锻炼,身心健康,顺利度过青春期,茁壮成长。

    投射儿子会学习、会生活、会沟通、会做事,自信、自立、自强。

    投射老公出差顺利,身体健康、心情愉快,平平安安,心想事成,和我同频共振,吸引更多正能量,带给儿子更多正面的影响。

    投射老爸、老妈、公婆身体健康、心态平和、行动自如,照顾好自己,平平安安,无病无痛。

    投射老爸的头部功能正常,老妈眼睛恢复正常,各项身体指标恢复正常水平,生活规律,在新的小区找到谈得来的朋友,适应新小区的生活,学会使用智能手机。

    投射自己每天学习有进步,每天吸取更多正能量,晚上睡好觉,白天精力充沛,从容自如,智慧圆融,持续聚焦自己想要的,并得到实相的验证,成为自主创造者,感觉越来越好,越来越丰盛,变得更有智慧、更有力量、更有温度,跟上儿子成长的脚步,给儿子补足心理营养,为其未来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不要忘记我们曾经也是孩子16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surk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