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双十一”疯狂过后,该思考什么是高质量的消费?

“双十一”疯狂过后,该思考什么是高质量的消费?

作者: 喜欢吃榴莲 | 来源:发表于2018-11-27 18:39 被阅读4次

    每年的“双十一”都会引起抢购,一个原本没有特别意义的日子,就这样被赋予了特别的意义。有人以较低的价格买到了需要的商品,有人买到了一些可有可无的商品,也有人可能买了一些本不需要的商品。在这样一个近乎狂欢的购物过程中,商家销售了产品赚了钱;消费者买到了东西,享受了购物体验;政府从中增加了税收,缓解了消费需求不足的问题。“双十一”刺激了社会需求的增加,但这种狂欢还是需要谨慎。因为不是所有的消费都是高质量的消费,比如买了原本不需要的商品,这种消费行为就值得反思。

    什么是高质量的消费?首先,高质量的消费应该是满足消费者真实需求的消费。有很长一段时间,人类社会一直面临着生产不足的问题,生产的物品不足以满足人们的需求,因此,任何生产能力的提高和消费品生产的增加,都可以满足消费者的真实需求。比如在40年前的中国,购买大部分商品都需要票证,很多时候即使有钱也买不到东西,因为生产能力不足以满足社会的需求。在那种条件下,只要能够买到东西,就意味着生活质量提高。笔者还记得当年等到了自行车票,买到第一辆自行车时的兴奋和满足。

    随着经济发展和生产能力的提高,生产的商品大量增加,逐渐超出了社会的实际需求。现在的问题已不是如何生产更多的商品,而是如何将生产出来的东西卖出去。为了刺激人们的消费欲望,各种促销手段就被利用起来。如果从生产和消费的链条来看,现在的生产消费逻辑已经发生了变化。商品生产逻辑的起始点应该是消费者有了消费需求,这种需求被传导到企业,企业生产产品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但现实的逻辑是企业生产了商品,通过各种渠道告诉消费者,这些商品是你需要使用的,应该去购买,消费者被教导去满足生产者出售商品的需求。

    从这个意义上说,消费品市场是企业通过各种手段建构起来的。如果说消费品有必需品、可消费品和无用产品之分,大部分的促销手段都是要消费者去购买那些可买可不买的商品,甚至购买一些完全无用的商品,因为必需的消费品是无需促销手段的。

    高质量的消费就是要买到高质量的必需品,避免被误导去购买无用的商品。也许有些消费者认为,自己花钱去买了一些可有可无、甚至完全无用的消费品,是自己的事情,与他人无关。从消费的角度看也许是这样,但是,如果从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角度看,就不是这样的。

    从经济增长的角度看,只要消费了就对经济增长有贡献,消费者购买没有用的商品,虽然浪费了自己的钱财,但也促进了市场繁荣。我们换个角度看问题就会发现,那些无用商品的生产浪费了宝贵的资源,而这些资源最后变成了垃圾,成为环境的负担。高质量的消费应该是绿色环保的,是节约资源和可持续的,消费不只是花自己钱的个人行为,而是有着外部影响的社会行为,有碍环保、浪费资源、不可持续的消费行为,不能算是高质量消费行为。

    消费是一种习惯,商品促销往往也是在培养人们的习惯。当年为了销售汽车,汽车厂商灌输给美国人一种观念,说一个典型的美国家庭应该有不止一辆汽车。这种观念也被传导到国内一些中等收入群体,不少中国家庭也有不止一辆汽车。许多家庭可能只有一辆车被经常使用,另外的汽车很少使用,常年停放在停车位上。长期不用的汽车其实就是不需要的商品,不仅在制造过程中消耗了大量资源,报废的汽车也会造成环境的压力,而且长期停放挤占了本来就非常紧张的停车位。所以说,多买一辆汽车不仅是家庭的事情,也是社会的事情,如果挤占的是公共停车位,可能直接导致周围的邻居无处停车。

    中国已经开始进入消费社会,购买商品不仅是满足最直接的需要,还要注意提高消费质量,将消费和生产都建立在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满足消费者的真实需求。今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就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进一步激发居民消费潜力下发文件,其中也明确了一个原则,激发居民消费潜力的目的在于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而不是仅仅为了促进消费和拉动经济增长,因此不仅要扩大消费规模,还要提高消费水平,改善消费结构。

    提高消费水平和改善消费结构,最终就是要提高消费的质量,而不仅仅是大量购置商品。要提高消费质量,需要企业、消费者和政府共同努力,营造更加环保、平衡、可持续的消费环境。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双十一”疯狂过后,该思考什么是高质量的消费?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swpq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