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历史大事件:廖仲恺被刺案。这个大事件在剧中表现得与立华和立仁关系密切,立仁是通过周世农几乎提前直到了胡汉民的行动对象,立华则是几乎目击了刺杀现场,三兄妹中的两个,离时代漩涡的中心已经很近。最近的还是立华,而且立华还是懵懵懂懂的就走到了漩涡中心,比较符合她全剧中的人设。像她问董建昌的那句话——立华怔住了:“杀身之祸?谁会杀我?”她始终是搞不清楚状况的,还以为是过家家。
而老董,他自然是懂得这里面的水深水浅:“目前广州波诡云谲,稍有不慎,那就是死无葬身之地。”在这种多方角逐的过程中,生存之道就是在看清楚局势之前,什么都不做,哪边都不帮,哪边也不得罪。
楚材和立仁,代表着校长进行浑水摸鱼的极限操作,具体让d参与调查廖案,以便显得公正,把事情搞复杂。但是瞿恩明显不可能配合校长的意思去调查,于是这一招就不知道是妙招还是昏招。
“这是最好的开局了,大文章全凭起首,好结局总在后头。”楚材的这句话,初看时觉得挺有意思,其实不就是废话吗。
历史上没有听说校长让d参与廖案的调查,实际上这种调查不可能有什么明确的结果,有点像晚清的刺马案。
瞿恩:“恐怕不止这个。事发后,你对人说过,中央党部的武装警卫当时不知去向。这个说法,会比认出照片更危险,因为武装警卫是由吴铁城指挥,此人恰好是广州市公安局长。”
——立华的此案中的重要性是可能扯出吴铁城及其背后的果的警卫军。
吴铁城:1921年5月任非常大总统府参军。1923年任广州市公安局长兼警务处长。同年10月被指定为临时中央执行委员,参加果的改组工作。1924 年9月随孙中山北伐,任行营警戒兼代大本营参军长。10月回师参加对商团平叛, 重兼广州公安局长。曾与胡汉民、伍朝枢等商议反对果左派。
1925 年8 月廖仲恺被暗杀后,对破案消极,蒋介石将他撤职并扣押, 至1926年10月获释。后表示支持校长发动四一二变,尽力催促武汉方面的汪精卫、孙科与校长南京政府合流。1927年6月任广东省政府委员、建设厅厅长。1928年秋和1930年5月先后两次赴东北说服张学良拥护蒋介石,深受蒋的赏识。1932年1月出任上海市长兼淞沪警备司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