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边界·爱·无为

边界·爱·无为

作者: 靈愈空间 | 来源:发表于2024-09-14 08:05 被阅读0次

有清晰自我边界的人,才能真正获得自在逍遥;完成独立个体化的人,才能真正去链接去愛。

那天早晨看了李雪心理课的案例。有感而发。

我们原来一直说,心灵成长需要从原生家庭当中真正的成长独立出来。而李雪的边界课非常好,他是从家长这一方开始做的要简单的多。

没有跨越共生关系的人,实际上是不会懂得如何去爱的。因为他只停留体验过爱的一部分,第一个原始旅程。

但是这个案例里面最后一句,学了这个课程也影响了这个太太的老公,他可以拉黑自己控制欲非常强的母亲。

我最近在观察李雪的微博。他是经常拉黑人,因为他是一个正义感正确感,边界感也很强的人。

这是她生命剧本的一个呈现。我其实挺能理解她的。因为我前半生也在类似剧本当中,在一种非黑即白的体验当中,当我想做极致的“好人”的时候,这会招来所谓极致的“坏人”。

这里并不是在否认好人。也不是说大家应该做一种不好不坏的人。而是自然法则就是中道吧。过于人为极致的东西,可能都会是非自然,和令人痛苦的。这其中的分寸和奥妙只能个人在生命当中去体会。

但说回拉黑父母这个事情。如果是父亲母亲这种关系,拉黑可以作为一种暂时的处理方式,但你永远无法在潜意识层面拉黑他们,有这么深能量纠缠的人。还是需要进一步的心理整合。就像上面案例提到的,当自己的边界清晰了,孩子的表现会变。当你心理整合之后,父母在你面前的表现也会变,你也用不着拉黑他了,对吧。

在李雪的这个心理体系里面,照镜子反观自己这个会比较少。觉得这是这个心理理论不够圆融的面相,里面非黑即白的这种感觉比较多。

最近重新听老子和庄子道家学说,会强烈的感受到。如果把道家阴阳学说作为一种内心当中底层建筑,这个人很难非黑即白。但我们看到从西方带来的心理学和底层逻辑这种矛盾感都是非常强烈的。而且李雪的家长与孩子的边界课能够成功,我觉得是因为接近了道家的自然无为法则。

这个课程的做法是一句一句话,一个行为,一个行为帮助家长纠正。比如说孩子上学,家长非要嘱咐一句,你在学校要好好表现好好学习。这个东西就是有为,那心理学会认为这是家长在投射焦虑,也在变相的侵犯孩子的心理边界。

人格非常独立完整,心理边界非常清晰的家长一般不会这样做,更不会一边辅导孩子作业,一边批评他,把孩子弄到心理崩溃。

能达到自然无为人生智慧的家长更不会这么做。他知道一个人的成长有着天时地利等等因素,只要不人为过多的干预,孩子自然会有他的天赋使命。

家长和孩子的关系越来越焦灼。人们的心理健康越来越让人担忧,非黑即白的感受让我们痛苦。也许是因为我们和祖先的智慧,人最自然的生存状态脱离的太远了。回归自然和本真是唯一的归途。

相关文章

  • 爱🈶边界

    在孩子小时候,如果对TA疏于培养,过于娇惯,只想着富养他的身体,而忘了富养他的爱心,那么孩子长大后,真的可能对人肆...

  • 边界

    许多糟糕的关系,跟边界不清有关。爱的没有边界,将是一场灾难! 父母对孩子的爱没有边界,就相当于处处控制着孩子。追着...

  • 爱与无为

    爱与无为 习惯在睡前看几篇《道德经》,全然的感受老子的美文,似懂非懂,不在追寻弄懂它到底在讲些什么?只是在感知古老...

  • 无为的爱

    没接触道德经的时候,我对无为的理解应该说,也不太懂。按字面理解应该是什么都不管,任由其自然而然地发展。貌似这是一种...

  • 爱无边界

    其实我写这个关于同性恋的主题的文章是很纠结的,在这之前我是想写关于我自己些比较奇特的,至今记忆尤深的梦境的,但是在...

  • 爱无边界

    2018.9.12 礼拜二 晚十一点五十分 微凉 小笔者:拾年青春 你的每一个镜头,爸爸重复看了一遍又一遍 ...

  • 爱的边界

    《爱的边界》二 【我在时光里寻觅,岁月呼啸而过成了沿途的风景,我寻光而行,寻着那抹踪影,终于找到你】 韩信...

  • 【 爱的边界】

    《爱的边界》一 私设白龙是将军,狐狸是证券经济咨询师什么的,反正就是搞金融的,刘邦是司令,军师本来是工程师...

  • 爱的边界

    我素来不戴任何饰品,并非不喜欢这些东西,在商店看见那些漂亮的首饰也是动心的。只是我天性疏懒,并且此种疏懒超过了我...

  • 爱无边界

    火车上很挤,连过道里也站满了人。一家四口扛着大包小包,在推搡中、叫骂声中,最终找到了一处相对宽松的地方落脚。...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边界·爱·无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tdbl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