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没写东西了,久到想不起上一篇是猴年马月因何而起了。
老炮儿,原为老泡儿,北京俚语,意指在监狱中不停进出、当成日常生活的一类社会阶层,过去老百姓口中的老泡儿,常指性格暴烈、行为混蛋的混混,微含贬义!今天引伸的老炮儿,更多的指向是在某一行业曾经辉煌过的中老年人,至今仍然保持着自尊和技艺,受人尊重,为褒义词!
—— 百度百科
不得不说,这个社会变化太快。有些东西真的没有变,但又确实变了。《老炮儿》这电影最近很火。作为一个Nokia粉,不跟随是我的态度。但碍于9块9的诱惑,大前天还是去看了《老炮儿》。节奏缓慢的剧情,让我总是不自觉哼起JJ的新歌《too bad》,因为看之前一直在听,虽然电影并谈不上有多坏。电影故事本身并不算特别吸引人,有逻辑的不通,有前后的不一,甚至有最后回归主旋律的无厘头。每个人都在嘲笑老罗的情怀论,但你看,整个社会都在贩卖人人耻笑的情怀,《老炮儿》同样如此。
但我今天不想说北京人的老炮儿情怀,俗话说,有些情怀只能说给懂的人听。
起于《老炮儿》后半段,张晓波和张学军在小饭店里的喝酒和争吵。父亲与儿子的关系真的很微妙,是血缘的关系,很多时候却像朋友,喝了酒后也可能是哥们兄弟。但我觉得,两个人首先都会认同自己是个爷们儿。Vodka也好,二锅头也好,男人之间的对话往往发生在酒后。男人能够离开烟,但一个男人,一个爷们儿永远跟酒沾边。或者说,不让一个男人喝酒,你就不会真正认识一个男人。
为什么我会觉得父亲和儿子是一种特别的存在,为什么我会觉得男人离不开酒。因为我认为只有一种情况下,一个男人会真正特别心疼另一个喝多了的男人,那就是父亲心疼喝醉了的儿子,或者儿子心疼喝醉了的父亲。前提是,他们都各自喝醉过,难受过。
老爸真正喝醉的次数不多,但是偶尔喝多了还是会难受的,从小到大也照顾过不少次。上大学好多年,老爸也从来都护着我,说我还不到喝酒的时候。2012年春天,大学第五个生日,发小们从各地赶过来给我过生日。第一次喝多了,在饭桌上就没忍住,直接扶着桌子就吐地上了。喝酒来者不拒,在外人面前叫傻逼,在兄弟们面前叫讲究。回宾馆,抱着马桶就哗哗吐了好一阵。难受。第二天,给老妈打电话,我说,以后我爸喝大了别吵他了,是真难受。我终于懂了。以后看到老爸喝酒,总想说,酒,放着我来,难受,我来。
元旦前回家,跟兄弟们高兴,又喝多了,吐了。第二天,给老爸当司机,回老家参加他同学儿子的婚礼。他们老同学一起,老爸喝的有点多。老妈不在家。老爸说,做好,咱俩得谈谈。他说,咱们可能真的有代沟了,很多事儿有不同的看法,有不同的处理方法,我只是想帮你。他说,不要担心钱,不要总想着回报我跟你妈,有想法大胆去做,经济上我再支持你十年。他说,我想多跟你沟通,多聊聊。他说,我感觉你最近笑的比以前少了。没喝酒的我说,爸,知道了。
唉。所以我觉得,要是我有个妹妹就好了,别像我这么内向,活泼一点,外向一点,能把家里气氛活跃起来。
要我说,老炮儿并没有多么牛逼。张学军干的那些个打架斗殴的事儿,只不过是绝大多数人不想去做罢了。真要讲兄弟情怀,还不如炎热的夏天,光着膀子,找个地摊儿,小菜儿、烤肉、啤酒、吹牛逼,喝到断片儿。当然了,如果按着“总-分-总”的结构,这会儿我可以点题了:俗话说,有些情怀只能说给懂的人听。
但是,老炮儿是过去的贬义词也好,是现在电影火了之后的褒义词也好,我都不认为老炮儿这词儿适合父亲。父亲做的事儿比老炮儿做的逼格高太多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