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老师,我初中一年级时候的语文老师,隔壁班级的班主任。
喜欢语文或许是天生的,从小就喜欢,但真正让我佩服的语文老师不多,又或者说,是因为小学阶段我太小,只是做个听话的学生,老师让做什么做什么,没有太多的思考吧。
幼儿班一年加小学六年,班主任都是女老师,所以,连带着语文课也都是女老师教的。刘老师是我们的第一个男语文老师,教师队伍里的男性还是很受学生欢迎的,因为性格,因为处理方式。
印象里,刘老师经常穿着一件白色的工装上衣,普通寸发,发型似乎没有变过,他的声音底气十足,听他读课文或者讲课,感觉特别清朗。
印象最深的就是鲁迅的那一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那时候我也不懂什么预习,只是对书籍的如饥似渴让我从小就有一个习惯,新书发下来,尤其是语文书,当天晚上必须尽可能看完所有课文。所以,在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那篇课文之前,我就期待着,课文中的那一句“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复盆子们和木莲们!……”老师会德语吗?我们都学英语,听说年纪大一些的长辈学过俄语,我可没听说附近谁学过德语。
上课的时候,我比往常的语文课更加聚精会神。当老师读到那句“Ade……”我顿时被震撼了,天呐!刘老师居然会德语!这太神奇了!当然,那时候我完全忘记了小学时候就知道有《教学参考书》这么一款神器……
从那以后,我对刘老师的崇拜更加深了一个等级,当然,刘老师的语文课的确讲得很生动,反正那时候语文课在我心里是排第一的。
小学时候喜欢体育,因为体育课总是自由活动;喜欢音乐,因为……天生喜欢吧;喜欢美术,也因为天生喜欢吧。上初中了,发现体育课还要各种体能测试,对于喜静的我,体育课简直就是折磨;初中音乐课对于“情窦未开”的我而言更是忍无可忍,老师总是教唱那些情啊爱啊,要死要活男人女人的歌,喜欢唱歌的我总感觉张不开嘴;美术课嘛,倒也一样喜欢,只是素描课好枯燥……
初二的时候,换了语文老师,后来听说刘老师调到小学去了,当时不太懂这个行业的太多细情,只是替刘老师感到遗憾,更替自己听不到刘老师的语文课感到遗憾。
这么多年以后,由于机缘巧合,也因为越来越清楚自己喜欢怎样去生活,所以,我结实许多名人作家,我从未想过拿刘老师和谁做对比,这么多年,每次想到刘老师都会让我心生感动,因为我知道,让我更加喜欢语文,更加迫切的想要走近文学,这就是他对我人生最大的影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