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10天前接到“枫香轩读书会”主理人谢雨虹通知,说8月31日在她的悟凡茶轩有作家浮石的分享会,主推《新青瓷》,我于是像好学生一样,开始读这本书。
到了那天,高温近40度,茶轩里坐满了人,那热度,远不止40度。
10天来我都在读《新青瓷》,当时还只读完85%,觉得不够称为他的粉丝,还是老老实实听讲。
现场的他,很诚恳,也很open,脸上永远带着笑,像尊弥勒,却又有一点狡黠。
敦煌壁画上看到各种像,菩萨或者凡人,都生动无比,有情绪,有性格,有前史,有瑕疵,像《新青瓷》里的人物,像浮石本人。
才知道他是在监狱里写的《青瓷》。当时觉得恐怕出来之后也难以继续之前的拍卖行业,所以开始谋求新的职业方向,于是开始写小说。
在监狱呆了303天,出来的时候提了个旅行袋,是《青瓷》的手稿。
其实,他当时还写了武侠小说,拿给“室友”看,评价是还不如金庸。虽然他觉得自己写的武侠小说与金大侠相比只是手写本和印刷本的区别,但还是放弃了武侠赛道,专攻“中国式关系”。
号称“中国式关系教科书”的《青瓷》,以及改编的电视剧均一炮而红,他的作家身份取代了商人身份。
《新青瓷》最后,张仲平终于决定不再在权贵面前低三下四的那份觉醒,估计是浮石本人对于成为知名作家之后,真实体验到的生存优势。
除了《青瓷》最初的写作环境让我震惊外,现场还有两点印象深刻:
1、他声明自己:不是专业作家,不是专业编剧,也不是专业画家,而是业余作家、业余编剧、业余画家,他以业余为荣。
表面上看,所谓“以业余为荣”,是无需活在“专业水准”的要求之下,其实,更像王安石和苏轼引用阮籍的那句“礼岂为吾辈设哉”,是活在教条之外的自我和自由。
当时我想,原来爱好真的可以当饭吃。但是,我读完全书之后,发现这个提法有点轻佻。
2、他提到,即使是身处黑暗,也要心向光明,永远乐观,充满希望。
在监狱里为今后的生存计而写小说,本身就是身处黑暗心向光明的行为艺术。
而《新青瓷》最后,张仲平站在胜利大厦的楼顶,使出全部的真诚劝说准备纵身一跃的徐艺,说话的是张仲平,掏心掏肺的则是浮石,他说:
人这一生是会面临很多谎言,是会有很多不如意,会经历痛苦、欺骗、悲伤、愤怒,为什么会这样?那是因为我们的内心不够强大,我们的眼睛盯着黑暗,心里想着黑暗,就算没有黑夜,我们还是会不开心。其实,我们应该学学向日葵,身子小不要紧,脑袋永远对着阳光,那我们就看不见不开心,就用不着去逃避,就会充满生活的渴望。
这是张仲平的幡然自觉,也是浮石的凤凰涅槃。
“浮石”的第一义,就是岩浆迸发之后的重生。《新青瓷》中的每一个人,都有善恶,有瑕疵,也有成长,有重生,火山在酝酿和爆发之际,则是他们付出了炽烈情感的生活。
分享会上,浮石对于创作的过程说得云淡风轻,而事实上,“这部小说历时六年,耗费了我近两千个日日夜夜的心血、长达四十多年的生活积累,以及我上半生对生活的所有感悟与几乎全部的处世手段与技巧,说它是我的呕心沥血之作应该不算太夸张。”
所以,这并不是一个“业余爱好也可以当饭吃”的流量标题,而是真实人生的一把辛酸泪,这种“痴”,非关“专业”,无视“业余”,直指内心,纵情生活。
《新青瓷》中引用了我喜欢的阿尔弗雷德神父的诗:
让我们跳舞吧,像没有人在看一样;
让我们唱歌吧,像没有人在听一样;
让我们相爱吧,像永远不会受伤一样;
让我们工作吧,像不需要钱一样;
让我们生活吧,像今天是世界末日一样……
生活如同青瓷,充满变数,因此更令人向往。
青瓷如同生活,难免污泥,终究要淬炼成器。
过往与未来,经商与作文,黑暗与光明,都是为了生活,也都构成生活。
那就努力地、真诚地、尽情地生活吧,就像“青瓷”一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