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本书的精华内容。
A1、哪怕是一个虚设的目标,也能增添生活的生气。
在深山之中,失明的一老一少正在赶路,他们游走于各村落之间,靠着拉三弦说书为生。
老瞎子已有七十岁了,他的心愿是有朝一日能看一眼这个世界。他的师傅在他二十岁时,把一张能治疗失明的药方放到他的琴槽里,要他弹断一千根琴弦,才能拿出药方,让自己重见光明。
从那时起,老瞎子便把所有心力放在了弹琴这件事上。五十年后,他终于弹断了一千根琴弦,如愿取出药方,决定前去抓药。
但就算是一个虚设的目标,那又如何呢?
老瞎子在人生的前几十年中,生活从不缺乏生气,弹断一千根琴弦,看似是他为了看一眼这个世界要实现的目标,其实倒不如说是他给了自己一个活下去的念想。
而他,终于也没有辜负自己,在那些琴弦绷紧的五十年里,他拉紧了心弦的同时,也得到过无数的快乐。
A2、困境无法避免,爱却可以疗愈
我们避不开生活中的那些艰难,也不能逃脱内心的困惑。因为艰难和困惑,本就是生命本身,与生俱来。我们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去直面这一切。
史铁生真切地体验过生命带给他的苦难,他毫不隐瞒,并以一位老牌病友的身份,在医院谈自己的生病体会,还给病友们讲了一个小号手的故事。
年轻小号手在战争结束后,就迫不及待地回家乡去见自己的未婚妻。一路上,他就想好了如何向未婚妻诉说自己的思念,他还打算回去就求婚,然后和未婚妻尽快完婚。
可当小号手回到家乡,才得知自己的未婚妻早已嫁给他人。他满怀悲伤,选择离开家乡继续四处漂泊,一路上,他情绪低沉,吹响的号声,也充满了悲伤。
就这样一路走着吹着,一个国家的国王被他的号声吸引,便问他悲从何来。小号手把自己的经历和盘托出,国王听完,便下令让全国的人去听他讲故事,去听他哀伤的号声。
此后,小号手的身边总是围满了人,他们以这样的一种方式陪伴着他。渐渐地,小号手的号声变得不再那么低沉、凄凉了,甚至还开始变得嘹亮,生机勃勃。
其实,当我们认识到世界上没有永恒的困境,人生的困境也不可能全数消灭后,我们依旧还能义无反顾地驶向未知的路口,才真的算得上勇敢。
这勇敢让人有一种智慧,即不再寄希望于命运的全面优待,而是倚重了人间的爱。
这里的爱,并不只是物质的捐赠,重要的是人与人之间心灵的相互沟通和了解,相互精神的支持和信任,能坐在一起一同探讨彼此遭遇到的难题。
史铁生接受了自己瘫痪的事实,他对无法行走的双腿,充满了敬重。他从一开始无法接受残疾的事实,到之后接纳困境,然后试着与它周旋。
最终,他甚至做好了自己输的准备,能达到这一层境界,其实输对他来说,也是一种赢。
尽管先是腿上出毛病,又是肾上出问题,史铁生没有被打垮。
而他之所以能坦然面对自己瘫痪的双腿,失灵的双肾。和他拥有的亲情和友情有关,家人和朋友对他的爱,让他得到了很大的能量。
A3、人人都有局限,超越局限的过程构成了生命。
在书的最后,史铁生说交流、沟通、倾诉与倾听,是克服任何心理困境的最好选择。但是,爱或者友谊,不是一种熟食,买回来切切就下酒了。爱和友谊,需要我们去建立,只有我们亲身投入进去,在付出的同时,才会得到。
因为在我们付出的同时,必定已经换了一种心情,有了一种新的生活态度。这种新的生活态度,终将带我们越过命定的局限,找到死谷的出口。
虚设的目标,同样可以带给人前行的动力,然后让日子过得充满生气。
每个人都有局限,生命就是一个超越局限的过程。不管遭遇了什么,我们都能怀着一颗博大的心,自由且坚定地走进全世界。
史铁生花了差不多七年时间,才走过了生命中那些最绝望的至暗时刻。
对于他来说,生病是一种体验,是一项别开生面的游历。他用自身的经历,告诉我们,人人都会遇到命定的局限,这种局限可能陪伴一个人终身,我们唯一可以做的,就是以不屈的精神去直面一切。
S、《命若琴弦》,作者是著名的文学家和小说家史铁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