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唏嘘让人爱的人
这个人的名字叫高子阳,江苏省第十一批特级教师(小学语文),高子阳老师喜欢做真事,喜欢写些教育文章,喜欢爱着的教育事业,喜欢每一位热爱教育的老师,喜欢所教的每一个孩子。这些还有以下的图片的介绍是百度里的高老师,今天我想说说我眼里的高老师!
让人唏嘘让人爱的人今天高老师为我们带来了两场讲座,王立老师说昨天高老师在另一个地方做讲座,今天赶到这里,而且为了赶下午的车,我们将近十二点结束的课,他没有休息,一点半就开始了下午的讲座,我们坐了一天觉得累得不行,可是他旅途奔波却站着为我们讲了一天!我尊重每一个为我们授课的老师,一天下来,我更尊重这个人!我是井底之蛙型的老师,但也知道几个小学语文教学方面的人物,之前我最喜欢的是管建刚老师,他弱弱的书生气让人觉得很有亲和力,他质朴而充盈的课堂让我觉得心驰神往。不过在今天我发现了自己喜欢的第二个老师——高子阳老师!
我喜欢高老师两点:一、他的智慧及他用自己的智慧思考问题、创新解决问题的能力。二、他对所面对事物的思考、质疑及对发现问题的犀利表达。
今天高老师为我们带来了两场讲座:上午的课内习作教学改革之如何让100%的学生喜欢教材写作,如何把1页的单元习作教得风生水起!我常听老人说这样的一句俗话:饭可以吃饱,话不可说满!可是今天这位高老师却把他的话说得满满的,让100%的学生喜欢教材写作!所以下面有听课的老师在“唏嘘”,我觉得那些唏嘘的老师没有充分尊重老师,但是也觉得这位高老师有些“艺高人胆大”了,也许他有在我们这些普通教师面前吹嘘的成分吧!
而接下来他对课标的质疑,对统编教材的“批判”又引来了一些老师的“唏嘘”声,也让我觉得“柳暗花明”(因为在此之前听过老师批判教材的,但从未听过有哪个老师如此来对待新课程标准的,而大家期待和褒奖已久的统编教材却在高老师看来也是长满瑕疵的碧玉!)这一切都让我耳目一新又觉得这高老师有些太狂傲了!
但是他用他的实例(我不知道别人)至少改变了我的看法。他首先向我们诠释了什么是课内习作及课内习作的11条标准,然后以统编教材3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习作“写日记”和第五单元的习作“观察事物”为例,为我们打开了一扇全新的习作之门!
高老师把这个“写日记”的习作分为五个课时。第一课时写一句话日记,高老师让孩子们读美国德恩•斯克里恩的《金鱼日记》,让孩子们感觉写东西一点都不难,著名美国作家在这本日记的第一篇也就一句话“我在游来游去。”第二篇仍然是一句话“我仍在游来游去。”第三篇还是一句话“我依旧在游来游去。”先告诉孩子们写日记就这么简单,每天多一个字就是巨大的进步,接着让孩子们猜第四篇会怎么样,孩子们的答案七彩纷呈。这不但让孩子不畏惧写日记,还激发孩子兴趣,当第四篇真正呈现在孩子们面前时,孩子们为自己的想法感到有所失望,高老师便顺势引导告诉孩子们如果我们总是这多一个字的一句话这本书还有趣吗?你还会喜欢吗?我想此刻孩子们已经懂得了写东西不可一句话来回重复,千篇一律!那样就不好玩了。
让人唏嘘让人爱的人第二课时让孩子们知道“为何写日记?”高老师连续问了几个问题:今天你做了什么?孩子们都知道!又问昨天你做了什么?孩子们也都知道!接着问上个月的今天你做了什么?去年的今天你做了什么……几乎没有孩子知道了,唯一知道的那个就是那天过生日的孩子!我想此时孩子们依然明白了,写日记可以让自己保存下很多记忆无法保留的东西!高老师在这节课上又给孩子们读了不同的日记读本比如永田的《动物观察日记》,然后引导孩子在一个崭新的本子上写上( ** )的日记,从而拥有自己的日记!我想那些觉得自己也马上可以成为作家的孩子们,是不会讨厌记录自己的事的!
第三个课时高老师让孩子们听书写日记!高老师为孩子们提供了可以在一节课里尽可能多的适合三年级孩子阅读的日记读本,读给孩子们听,然后让孩子们在日记纸上写八分钟内容!写自己喜欢的,什么都可以!我想听了那么多本书,他们一定有想写的东西!
让人唏嘘让人爱的人第四课时高老师让孩子们写人物日记。同学,父母,老师……写谁都行,写完拿给你写的人帮忙修改!这里高老师说引导孩子写好的方面,这样孩子们拿去给他们改时,他们肯定会改。我不太同意,既然写作是用手书写心的事,那日记更是,如果我与某个人相处确实不好,我就不能写吗?如果我写了,我是不希望他看到的,又怎么让他改!
第五课时高老师为孩子们提供不同的日记读本的视频,让孩子们对日记有更深刻的认识。我想这五节课下来,读了那么多的名日记,孩子们对日记早已刻骨铭心了吧!这样的习作课,又有哪个孩子会讨厌呢?而且为了让孩子们能真正去记日记,高老师还为孩子们启动了“百千万日记写作工程”仪式,我想哪个孩子会讨厌全班同学一起来创作一本具有保存价值的日记读本呢?
让人唏嘘让人爱的人 让人唏嘘让人爱的人接着高老师又以习作五“观察”为例,结合课文教学为我们展示了五个课时的实实在在的习作课!第一课时清清楚楚地让人物进入眼帘!高老师把《搭船的鸟》这篇课文用思维导图的形式理清:人物,动物,景物!然后进行非常规习作:让孩子们尽可能多的写自己知道的人物、动物、静物!看似简简单单的归纳,却让孩子们对这些东西有了更加立体的认识!
第二课时高老师以《金色的草地》为例,通过一系列的问题为孩子们揭示了一篇好文章的标准:写身边的事,好玩的事,有趣的事,写出来的事能让读者笑一笑!高老师无时无刻不在的阅读与鼓励,让孩子们都无法不自然而然的走进写作!
让人唏嘘让人爱的人第三课时高老师以本单元习作例文《我家的小狗》为范本,让孩子们先自己动笔写熟悉的动物。然后高老师引导孩子们把这篇习作例文与本单元的两篇课文进行对比,找出起独特之处“直接对话句”,让动物说话!最后让孩子们去读大量的相关的写动物的文章。当这一切都结束的时候让孩子们重新修改,重新去写自己的作品!我想这个过程中孩子们自然懂得该如何去写动物了!
让人唏嘘让人爱的人 让人唏嘘让人爱的人第四课时高老师以另一篇习作例文《我爱故乡的杨梅》为范本,让孩子们写植物、水果!依然是先写后教:他让孩子们随便拿来一个什么水果,边吃边写!然后与同学交流,再与课文对比,谈一谈不同!接着继续进行疯狂式阅读,最后再去修改自己的习作!我想如果在我们的课堂能让孩子们边吃水果边写作文已经让他们很有兴致了!一切又怎么会不好呢?
让人唏嘘让人爱的人 让人唏嘘让人爱的人第五个课时高老师不再带着孩子们写作文,而是带着孩子们去寻找诗意,去玩诗!高老师说虽然诗永远被我们的高考拒之门外,但是它依然是孩子们该做的事!以为那里面有呵护孩子们天性的东西!我在心里同意了无数次!虽然我无法带着我的孩子去很好的做好这件事!
让人唏嘘让人爱的人举完了例子高老师为我们总结了:五课时赏评式课内习作教学模式,展示了他设计的“十有作文本”及“二十问题法”教学方法,还提醒了我们课内习作需要注意的几点问题!几个小时的时间太匆匆,我们不足以对这些东西有更多的认识,而且很多东西需要我们自己在实践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但是高老师的积淀,智慧,胆识都是我们应该敬佩并去学习的!
而高老师在下午的《小学整本书阅读教学》的讲座中,为我们一定要阅读提供了科学依据,指明了方向!他向我们诠释了整本书阅读的基本思想并提供了科学的依据;他研究美国人是怎么教整本书的,他说这不是崇洋媚外,我说是的,因为我们中国的兵法还讲求知已知彼呢,否则我们岂不是仍然是开放着的闭关锁国。而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本就是我们该有的看待事物标准,而不是一味地去屏蔽或者效仿!
让人唏嘘让人爱的人 让人唏嘘让人爱的人让人唏嘘让人爱的人让人唏嘘让人爱的人让人唏嘘让人爱的人让人唏嘘让人爱的人让人唏嘘让人爱的人让人唏嘘让人爱的人让人唏嘘让人爱的人让人唏嘘让人爱的人让人唏嘘让人爱的人让人唏嘘让人爱的人让人唏嘘让人爱的人让人唏嘘让人爱的人让人唏嘘让人爱的人让人唏嘘让人爱的人让人唏嘘让人爱的人让人唏嘘让人爱的人让人唏嘘让人爱的人让人唏嘘让人爱的人让人唏嘘让人爱的人让人唏嘘让人爱的人高老师还告诉我们好书有很多,但是他们都有各自的阅读群体,一旦放错了位置,那么好的也成了毒物!就像火红的玫瑰再漂亮都不该出现在葬礼上一样。所以我们要选择适合儿童的书!
让人唏嘘让人爱的人高老师一再强调阅读的量,因为没有只吃第八个馒头就可以吃饱的道理,因为即使你从第八个开始吃它依然是你吃下去的第一个,没有八个的量不会引起饱这个质的变化!在这里高老师还为我们展示了我们中国人的阅读量与其他很多国家的阅读量的对比(之前我知道我们的阅读量不高)但是看了数字之后让我觉得脊背甚凉!我甚至在想这是一个有几千年文明的古老国家吗?同时为自己也没能真正实实在在去大量阅读却自诩爱书而汗颜!而高老师带着他的孩子们在做这样的阅读:一个学期“读书等身”活动!那我们呢?
让人唏嘘让人爱的人让人唏嘘让人爱的人
让人唏嘘让人爱的人 让人唏嘘让人爱的人
最后高老师告诉我们为何要多读书的八大定理,我知道读书的好处很多,但是我更喜欢这张60岁的高雅,40岁的放弃这张照片!我想这便是我们该有的思考吧!
所以这个挑战权威的人让我从心里敬佩,这个智慧的人把我的灵魂摆渡。我知道自己之于老师是望洋兴叹、高山仰止,但是当老师离开时我还是加了老师的微信,这是我以前没有做过的事(虽然有时候也想走近一些名家但是总害怕自己的无知会被老师拒绝),所幸的是高老师没有让我觉得畏惧!因为我发信息他就很及时而且亲切的回复了!我想无论我今后是否会超脱自己,但是想到高老师在我们通讯录里,都让我觉得我有了一盏灯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