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读《人间词话》,三十二章到六十四章。
更进一步的领教了王国维先生对“赤子之心”和“真”的推崇。
在王国维先生眼中,真正的词是从词人的心间流露出来的,是学不来的。以北宋苏轼和南宋辛弃疾的词为例,两人在面对人生坎坷时的宽阔胸襟,注定了两个人的词或婉约或豪放,不会平庸。
但是,后人如果没有他们的宽阔胸襟而要勉强学习他们的词,只能是“东施效颦”,贻笑大方。
王国维先生推崇词的“不隔”。即景生情,自然清新,开门见山,一目了然。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虽然高手也有“隔”出好意境。但是倘若是不高明的人,勉强的“犹抱琵琶半遮面”,往往使作品毫无韵味,晦涩难解,乏善可陈。
王国维把“真”作为评词的标尺,他要求“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认为“所见者真,所知者深”,这样才能写出好作品。他一直强调作者要抱有“赤子之心”,阅世少则性清灵,这样才能写出真性情。
读到这里,我想到了曾国藩先生的“以天下之至诚胜天下之至伪”,“以天下之至拙,胜天下之至巧”。想到了“少即是多”的苹果手机。想到了名导演选演员的要素颜。最朴素最真实,就是最有力量的。
王国维在诗词论中,强调真景物和真感情。他推崇陶渊明的诗,在于陶渊明的诗写出了眼前的真景物;他欣赏后主李煜的词,在于后主李煜写出了自己的真感情。
读了《人间词话》,表面上,是跟着王国维先生过了一遍诗词,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诗词的鉴赏力。其实,最重要的,是我对人生的思考。
做人做事,去掉一切虚的假的,去掉一切花里胡哨,追求一个真诚实在,踏踏实实的,实实在在的,这就是最美人生,这就是高境界的自然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