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后的我,是跨时代的一辈,接受了“听话”式教育,“稀里糊嘟”的长大了,面对需要展现自我,实现梦想的新世界,曾一度纠结,不知所措。
在深度剖析自我课堂中,我的老师问我,“你为什么来学习?”
此刻出现的画面,我儿子在写字,写得不好,就哭了起来,我妈阴沉着脸,“怎么那么笨,写不好,重写。”那时儿子只有五岁,看到这里,我很气恼,于是把儿子带进我的房间,我也哭了,“写不好字算什么,这不是个事。”我感觉到,没有力量,只能陪儿子哭泣,引起了我曾经的回忆,因为我也被如此对待过,说出来的这句话似乎是说给自己听,也想说给我妈听的。
之后又发生了几次这样的事件。出于对自己的懦弱,从小就想反抗,可没有勇气,也没有力量,当妈妈后,一份责任,想要保护儿子,就像大象被锁链捆住脚,一动就会痛,起初多次尝试,痛感只会不断加重,时间一长,即使把锁链取下,可大象已不再敢抬脚了。当我明白这个道理时,我下定决心,告别优越的工作环境,开始在心理学公司边工作边学习,从那一刻起,我的事业就是和儿子一起长大。
听起来很荒谬,可更多时候,是我在向儿子学习,记得在去上海迪斯尼乐园,上飞机前,安检时我们的充电宝不合格,本想出来把充电宝寄回家,可寄快递的人又不在,时间紧迫下,只好选择,把充电宝上交了,这时,儿子突然哭了,很伤心,我很气愤,可还忍住,安慰儿子,直到下飞机,到了乐园,儿子高兴的,把之前的事情都忘了,可我还想着机场的那一幕。“真是个孩子,一会儿哭,一会儿笑……”不对,其实是我没有及时处理好情绪,把事件留了下来。
人在刚出生都懂得,及时表现出各种情绪,并会用自己的方式处理掉,不会遗留在自己身体里。我们曾经“听话”式教育,让人的本我极度压抑,不能及时释放自己,也没机会学习去平衡本我与超我,展现更好的自我。
学了这么多心理学知识,如何运用到生活里,需要不断觉察与练习,而我发现,很多运用其实是人本能的反应,也是人内心真正的需求所在。我儿子小的时候,睡觉时会抖动,医生说是缺钙,可我婆婆认为,要陪着他睡,握住他的手,直到他睡熟,再放手,这以后就不再抖动了。这也是人,表示需要你陪我的方式一种,所以说本我是最真实的表现,可过多的规条刻意的去压制,也就是超我过于强大,渐渐地让本我丧失能力,可本我不会消失,它仍然会不断来提醒你,学习重新看到本我,接纳它,重整我们的内在程序,更好的展现自我。
经历这个,从“听话”到“自我”的时代变迁过程,生命的再一次升华,也是我这代人对自己的使命,它可以算是我的事业之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