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菩萨畏因,众生畏果

菩萨畏因,众生畏果

作者: 19吉林榆树焦艳丰 | 来源:发表于2024-10-02 17:07 被阅读0次

“菩萨畏因,众生畏果”这句话是佛教中的一个深刻见解,用来阐述菩萨与众生在面对因果律时的不同态度和境界。

“菩萨畏因”,在佛教中,菩萨是修行者中发心广度众生、成就无上佛果的觉悟者。他们深知因果报应的丝毫不爽,明白每一个起心动念、每一个行为举止都会种下相应的因,而这些因在未来会成熟为果报。因此,菩萨在行动之前,总是小心翼翼地审视自己的动机和行为,唯恐种下恶因,未来招致苦果。

“众生畏果”,众生在世间轮回,往往被眼前的利益、欲望所驱使,而忽视了行为背后的因果律。他们往往在造恶业时不知畏惧,等到恶果现前时才后悔莫及。这种对“果”的畏惧,实际上是一种被动的、无奈的接受,因为它已经是在恶因种下、恶果成熟之后的反应。

“菩萨畏因,众生畏果”这句话告诉我们,菩萨在修行过程中,始终保持着对因果律的敬畏和警惕,他们深知自己的行为和想法都会产生相应的因果反应,因此时刻注意自己的起心动念,谨慎对待每一个细微的动作和言语。他们不仅畏惧因,更是在积极转化因,通过内心的觉悟和行动的改变,努力消除恶因,培育善因,从而实现自我提升和众生的利益。

而众生则往往局限于当下的生活和体验,对于因果律的理解和体验相对浅显,容易陷入对果相的恐惧和执着。他们往往在遭受痛苦时,归咎于外在环境的不公;在享受快乐时,又过于沉迷于当下的感觉。尽管众生也在无形中受着因果律的支配,却较少有人能像菩萨那样洞察因果、超脱因果,做到“畏因”并积极转化因缘。

因此,这句话对我们修行者的启示是:要时刻保持对因果律的警醒和尊重,既要畏惧因,更要努力转化因,以菩萨的慈悲和智慧为榜样,积极行善积德,不断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实现内心的平静与和谐,并为众生的幸福贡献自己的力量。

我们应该学习菩萨的智慧和慈悲,时刻审视自己的起心动念和行为举止,确保它们都是善的、清净的、有益于众生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避免种下恶因、招来苦果,实现真正的解脱和自在。

相关文章

  • 20107图

    菩萨畏因 众生畏果

  • 菩萨畏因,众生畏果

    有智慧的人,害怕原因;大部分人,即众生,害怕结果。 很多人都喜欢把不好的结果归咎与运气不好,殊不知结果是原因导致的...

  • 众生畏果,菩萨畏因

    每个企业都如何一个人,价值观,使命,愿景就如同神经中枢,四肢再强壮,头脑再发达,如果抛弃了内心,脱离了那根神经,便...

  • 菩萨畏因,众生畏果

    本周的疫苗事件迅速击穿国人信任底线,从兽爷的文章《疫苗之殇》开始不断发酵,直到国家最高领导人都发声要一查到底,绝不...

  • 众生畏果,菩萨畏因

    前二天听好未来创始人张邦鑫老师在混沌大学讲课时提到“众生畏果,菩萨畏因”,说他当时听到这句话时很震撼,后来在创业时...

  • 众生畏果,菩萨畏因

    自由的呼吸,自由的思想,自由的表达。

  • 众生畏果,菩萨畏因

    这周入手一本科普类书籍《吃货的生物学修养》,这本书主要讲:脂肪、糖跟代谢病的关系。书中,科学家通过“糖鼠”和“肥鼠...

  • 众生畏果,菩萨畏因

    要能分清楚事物的因果,不要因果倒置。

  • 菩萨畏因,众生畏果

    不知道你有没有听过毛不易的“像我这样的人”?挺好听的,不过没听过也没关系。我截取了其中的一段歌词在下面: 像我这样...

  • 菩萨畏因,众生畏果

    这一句话说明菩萨与凡夫的心智模式,(思维模式)的不同。反过来说,这两种不同的思维模式决定了两种不同的生命形式。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菩萨畏因,众生畏果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tker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