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defer的执行方式类似其它语言中的析构函数,在函数执行体结束后按照调用顺序的相反顺序逐个执行
2.即使函数发生严重错误也会执行
3.支持匿名函数的调用(匿名变量不占用内存空间,不会分配内存。匿名变量与匿名变量之间也不会因为多次声明而无法使用)
4.通常用于资源清理、文件关闭、解锁以及记录时间等操作
5.通过与匿名函数配合可在return之后修改函数计算结果
6.如果函数体内某个变量作为defer时匿名函数的参数,则在定义defer时即已经获得了拷贝,否则则是引用某个变量的地址
7.GO没有异常机制,但有panic/recove模式来处理错误
8.Panic可以在任何地方引发,但recover只有在defer调用的函数中有效
一.例子
func main() {
fmt.Println("A")
defer fmt.Println("B")
defer fmt.Println("C")
}
==>输出:A C B
原理:
因为是在有返回值之后执行,所以先是A出来,之后因为先输出值存着(我这样主要方便自己理解),在一个个放出来,所以之后是C,B
二.谈谈panic和recover的异常处理机制
首先注意的几点
1.Panic是一个可以停止程序执行流程的内置函数。 假设当前F函数当中某处代码触发panic函数,则F函数停止后面代码的执行,转而执行F函数内部的defer函数(如果已经声明了defer函数的话...),然后结束F函数,将当前处理权转给F的调用函数。
2.对于F的调用方M来说,F是调用panic函数结束的,而不是执行return结束的。这一点很重要,因为调用panic函数结束是没有返回值的。
3.对于F的调用方M来说,F调用结束并且已经退出。
1)调用panic后, 调用函数执行从调用点退出
func main() {
f()
fmt.Println("Returned normally from f.")
}
func f() {
defer func() {
if r := recover(); r != nil {
fmt.Println("Recovered in f", r)
}
}()
fmt.Println("Calling g.")
g(0)
fmt.Println("Returned normally from g.") }
func g(i int) {
if i > 3 {
fmt.Println("Panicking!")
panic(fmt.Sprintf("%v", i))
}
defer fmt.Println("Defer in g", i)
fmt.Println("Printing in g", i)
g(i + 1)
}
}
当i==4时,开始触发panic函数,输出Panicking!。
需要记住panic之后,调用方直接从调用点退出。 因为g()里面是迭代调用,因此当i==4时触发panic时,本质是g(i+1)这一行触发的panic函数。 因此g()后续的函数不再继续执行,因为存在defer函数了,所以连续输出三个"Defer in g"。
2)通过panic可以设定返回值
panic还可以用来返回异常原因。如果panic不给调用方返回异常原因,那么调用方就无从下手处理问题。调用panic时,一般来说都是返回一个字符串,用来标示失败原因。例如上面代码中的"XXX值不得大于3"。
panic的返回值,通过recover函数来获取。 recover函数专门用来接收panic函数返回值。当panic函数没有被调用或者没有返回值时,recover返回Nil.
引入使用recover函数的规则:recover函数可以在任何地方执行,但只有在defer代码块中执行才能真正达到处理异常的目的。
Golang是逐级查找的,最后查找到main函数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