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已经背了好久,今天在赵老师的书里又一次看到,终于起了探究的心思:为何要这样分?可信吗?
结合女儿的发展特点,觉得很有道理。
0~1.5岁,建立信任感。你会信任哪些人?什么情况下才会信任?安全。啼哭着来到人世间的宝宝,最需要的可不就是信任吗?
由此想到,最好的胎教应该是妈妈的声音。宝宝在肚里天天听到的声音,满怀惊恐降临,再次听到熟悉的声音,安全感就已经建立了。
1.5~3岁,自主感。宝宝终于可以到处爬到处跑了,她对一切都是那么的好奇。可是,一会这个人说:不行,危险;一会儿另一个人说:不可以,脏;一会又有人直接拿走了她手中啃的东西……
这个年龄的宝宝正在探索世界,如果一味地否定,那么会是结果呢?情绪不稳定,动辄哇哇大哭,连安全感也不能保证。
3~6岁,主动。此时,孩子进了幼儿园,离开了熟悉的环境,向社会迈开了小小的一步。出于本能,孩子对新环境、新朋友应该充满好奇,但是如果环境不好,她就学会了压抑自己的本性,顺从别人的安排,缺少主动性。
幼儿园的选择很重要,不是学知识,而是看教师的教育理念。关爱、尊重、宽容等应该放到第一位,否则,焦虑的幼儿园会制造焦虑的父母,焦虑的家庭难出幸福的孩子。
6~12岁,勤奋。小学一二年级的重点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何养成好习惯?一般的说法是听老师的话。老师一般会怎么说?做题要认真,认真读书,认真写作业……认真是小学阶段出现频率最高的词。小学阶段一般只要认真学、认真背、认真复习就能得到高分。可是,如何是认真呢?
时间的付出,态度的端正,勤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12~18是发展自我同一性。自我同一性也可以视为“自我认知”。随着孩子慢慢长大,抽象思维逻辑慢慢探出了头,孩子们会有很多疑问:为什么我要听老师的?为什么我要听父母的?为什么我不能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为什么……每一个问题都指向当下压抑的自己,如果能找到合适的途径自我调适,那么孩子今后的路相对会明确些,自我同一性就得以建立。否则,叛逆期就来临了……
理解了这些,对“共同体”的认识更加深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