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马上做爸爸了,其实我们还是孩子

马上做爸爸了,其实我们还是孩子

作者: 成长源代码 | 来源:发表于2019-07-16 16:51 被阅读0次

    最近有一个政策火了全网,义务教育阶段不能进行面试选拔。相信此政策出台之前,很多家长花重金训练自己孩子的面试技巧,只为上一个好点的小学、初中。好像还漏了幼儿园,前几年上海一些双语私立幼儿园除了面试孩子,还有父母和阿姨,富人的世界真是不懂啊。

    全国范围内,民办小学、民办初中“摇号+面试”的城市有十多个,全部都是各区域的中心城市,优质教育资源集中在少数学校,“摇号+面试”似乎成了这些优质学校和家长的默契。由此产生的各类面试培训班,贩卖“好运签”、“名校香”的商店总是门庭若市,财源滚滚。家长们实属不易,为了孩子读书,千万学区房、高价学位房,除此之外,还得天天送孩子去培训面试技巧,顺便烧香拜佛,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

    国家出台的这项政策不可不谓大快人心,如果孩子的童年被奥数、奥语、奥英,还有面试培训占据,这些孩子未来会幸福么?孩子不幸福,国家怎么会有未来?

    反对这项政策的家长大多是不懂教育的,一个人接受教育有个根本的前提,他必须是快乐的。否则教育一定无效,就算考了高分,未来也会在社会中输给自己的内心感受。

    孩子需要的是爱、包容、犯错、引导、鼓励、游戏,知识是必要的,但不能强加给孩子。有人会说,上清华北大一定要吃得苦中苦。这个逻辑就和全民做发财梦是一样的,任何国家、任何社会,名校的比例永远是极少数的,富人也永远是少数。大多数人首先是一个普通人,请问,你自己受了多少苦?是社会前1%么?学过多少知识?看过多少书?凭什么让孩子吃你没吃过的苦呢?

    几乎所有国家,95%的人都是普通人,普通人最重要的就是活出自己的意义,活得幸福,活得开心。没有哪个国家,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全民上清华。每个人天赋各有不同,只有在爱、自由、包容、鼓励的环境下,天赋才会慢慢成长起来。

    我做教育,见过很多家长,他们自己就是孩子。在我看来,他们受到的教育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1)这些家长根本不了解自己

    一个连自己都不了解,时常迷茫、焦虑、无助的人如何引导孩子的天赋?前几天有家长问我,只摇号不面试万一进不了重点怎么办?我只告诉他一点:“你的孩子如果天赋是学习,家庭环境到位,在哪里都会成为百科全书”。家长们总是简单的认为学校好最重要,老师好才重要。在所有重点学校,班级人数都不少,因材施教根本没有条件。如果你的孩子是个书虫,就算在全中国最好的中学,他依然是异类。因为他读的书比老师多太多了,名校的老师工作重心可不是博览群书啊。

    我敢肯定:家长认为把孩子送进名校就解决所有问题其实就是思想懒惰,自己懒得教。殊不知父母才是教育孩子的重心,很多父母自己都是得过且过的样,孩子怎么可能成大才呢?

    (2) 这些家长基本不再学习

    教育是拼爹,其实更多的是拼家长的综合素质。活到老学到老不是一句空话,先不要管孩子,先问问自己,为什么别人可以40岁考上博士,你不行?为什么别人50岁开始创业,你不行?为什么别人60岁开始学画画,70岁成名,你不行?因为你自己从来不学习。

    这些家长最大的特点就是把一切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经常对孩子说:“我为你付出一切了”,这句话是最大的推卸责任。什么叫付出一切?你真的做到最好了么?朱熹临终前还在给四书五经做批注,还在学习,你呢?连个手机都不放下,竟敢说付出一切?

    我做了多年教育,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这些家长:你孩子的未来从生下来就注定了,无论他去不去清华北大,他的内心世界是他未来成才的原动力。因为你从来都没进步,他从小没有什么内心成长,你越严厉,他越叛逆。我辅导的学生中有很多985高校毕业的,心理问题远远大于工作能力问题,你认为这样的孩子能成大才么?就算侥幸在企业中做了高层,也会把企业带向深渊。

    (3)  这些家长根本不懂教育

    科学已经证明,孩子的成长是有敏感期的,什么时候对什么能力敏感,家长应该好好学学。教育是科学的,有方法可依的。在社会上工作多年的人,不难总结出所谓成功人的能力,包括坚毅、勇气、沟通、领导、计划、目标、分析、判断等等。而促成这些能力的根本条件绝对不在名校。这些气质是在长期的成长环境中自然生发的,只要一个孩子对生命充满热情,对生活充满好奇,任凭天赋带着他不断前行,自然就会获得这些优秀的品质。一个爱学习的孩子从来不觉得学习苦,一天不看书,难受程度就和你一天不看手机一样。

    而以应试高手为主的名校环境远不如适合自己天赋的学习环境有效,家庭环境更是最重要的。家长们常常抱怨上不了名校,孩子就废了。那是因为你根本不懂得教育孩子,不去引导孩子的天赋和热情。这样的孩子无论去什么学校,都不会快乐,更不会成功。上不了名校,在家一样可以成才。从古至今,多少人自学成才的?那时可没有谷歌、没有互联网。

    我本人是大力支持国家的“减负”政策,每个孩子都应该有一个快乐的童年,教育孩子是父母必须要负起的责任,义务教育阶段,国家承担的是国民基本教育。因材施教,天赋引导那是父母的责任,你都不想教育孩子,凭什么让国家管你。

    一个孩子幸不幸福、成不成功,主要靠的是父母和家庭,子不教父之过非常有道理。学校只是一个自我探索世界的反馈场所,交朋友的地方。性格、品性、情绪反应、移情等等都是在家庭环境中建立的,这才是教育孩子的核心。

    别再说没时间管孩子,你把时间都花在工作上,也没见你多幸福啊?也没见你取得多大的成就啊?就像沈腾、玛丽那个春晚“占座位”的小品,你把时间花错地方了。多陪陪孩子,你可能损失一些收入,可你赢得了整个世界。

    幼教、早教、课外班、兴趣班并不是没用,我一再强调父母要以身作则,你不懂教育,这些机构绝对救不了你的孩子。只有你懂得适合孩子的教育方法,会引导他们的天赋,这些机构才会锦上添花,让你的孩子在学习之外收获更多的反馈和乐趣。

    对了,还有一句话差点忘了:没有生孩子的家长,记得先考取父母合格证再生,否则又多了一个人间悲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马上做爸爸了,其实我们还是孩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tmtl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