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曾说过一段话: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徵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那么这段话是什么意思呢?我们可以分段来解决,先来看第一段: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这段话也就是说,上天要让你承担一个很大的一个使命,不是让你快快乐乐的,然后就承担了一个使命,而是让你打破原来的快乐,让你的内心非常之痛苦,使你的筋骨非常的疲劳,让你的肌肤经受饥饿,自己也没有精神,不是让你处在一个安宁的状态,把你的那种心态打乱,让你不安宁,任何事情都不让你如意,而且都必须得忍耐,不能顺着你的性子来走,顺着你的性子来干一些事情,要忍,只有这样才能使你的心有坚强的意志品质,使你又增添了原本并不具备的才能,原本你在舒适区,现在让你从舒适区里慢慢的往上爬出来。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徵于色,发于声,而后喻,人犯过很多的错,只有你意识到,然后你才能够改正,才可能会改过自新。人的内心是非常的困惑的,困顿于心,你的内心一直在思虑,处于困顿之中,只有在这个状态,你才能有所作为啊!而且你内心的困惑,内心的思虑这一些东西全部都表现到了你的脸色上,通过你的色表现了,也通过你的声音表现的出来,只有你经历过这些东西以后,你才可以理解,才可以贯通起来。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如果在一个国内如果没有秉公执法的大臣和辅佐国君的人,那么国家也肯定会遭殃,如果一个国家在外面没有敌国的话,孟子说那么这个国家一定会灭亡的,也会遭殃,为什么呢?因为如果没有敌国的话,这个国家就会懒散放松警惕,太平久了,就会开始享乐了,这时候就危险了,因为他们已经没有防备,于是这一个国家就会被其他的国家灭掉,导致灭亡。
孟子在这这段话其实想表达的就是我们内心的仁来自天,来自天的那个大任,我们对于天的觉悟,其实这样的人,就是承担使命的人,所以仁本来是在我们的心里面,但是心里面的仁又来自于天,那么这个仁就要往哪里去?在我们内心里,这是成己,但是有推己及人,对于孔子就是把这个仁心外推,这就是成人,成事,最终可以成就一个美好的世界。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所以我们现在就理解这句话了,我们到底是生在哪里?这里的生不是生物学上的生,是精神上的,是要生在忧患,还是生在安乐呢?如果是一直生在安乐的话,最后你就会得精神上变成的麻木,如果生在了安乐,那晚就呆在了舒适区,就没有办法有所发展,但是如果你生于忧患,你就可以继续的发展下去,所以等你最近世界非常顺利的时候,要开心,但是如果不顺利的话,更开心,这就是一个提升和超拔的过程,我们共同进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