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OSI七层模型

OSI七层模型

作者: aaronckl | 来源:发表于2018-05-05 18:00 被阅读0次

写这个笔记是为了便于自己复习,牢记一下基本概念是必须的哈。

1 物理层(Physical Layer)

物理层的任务就是透明地传送比特流。
所谓透明传输就是物理层不对比特流进行处理,只是负责将比特流从一个节点传送到另一个节点。
物理层传送数据的单位是比特

2 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

将物理层或者网络层传过来的数据组装成数据帧,在两个相邻结点(主机和路由器,或两个路由器)之间的链路上“透明”地传送帧中的数据。每一帧包括数据和必要的控制信息(如同步信息、地址信息、差错控制等)。(透明表示无论什么样的比特组合的数据都能够通过这个数据链路层)如发现有差错,会简单的丢弃帧。如果需要改正错误,由运输层的 TCP 来完成。
数据链路层传送数据的单位是数据帧

3 网络层(Network Layer)

使用无连接的网际协议 IP 和许多种路由选择协议。负责为通信子网上的不同主机提供通信服务,把运输层产生的报文段或用户数据报封装成分组(也叫IP数据报或数据报)或包进行传送。网络层的另一个任务就是选择合适的路由。

网络层的数据格式是数据报

4 运输层(Transport Layer)

分割并重新组装上层提供的数据流,为数据流提供端到端的传输服务。
运输层有2大协议 TCP和UDP

运输层的数据格式叫报文段

5 会话层(Session Layer)

会话层管理主机之间的会话进程,负责建立、管理和终止表示层实体之间的会话连接。

6 表示层(Presentation Layer)

表示层对上层数据或者信息进行变换以保证一个主机的应用层信息可以被另一个主机的应用程序所理解。表示层的数据转换包括数据的加密、压缩、格式转换等。

7 应用层

应用层为操作系统或者网络应用程序提供访问网络服务的接口。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OSI七层模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trer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