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枢·口问》耳者,宗脉之所聚也。
《灵枢·脉度》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能闻五音矣。
《难经·四十难》肺主声,故令耳闻声。
《证治准绳》肾为耳窍之主,心为耳窍之客。
什么是耳针:耳针法是采用针刺或者其他方法刺激耳穴,以此来防止、治疗疾病的方法。
耳针的特点:治疗范围广泛、操作简单;无风险、安全,疗效好。
耳针操作方法:毫针法、电针法、埋线法皮内针、耳穴压丸法、穴位注射法、耳穴按揉法、梅花针法、灸法、三棱针法、耳夹法。
为什么耳穴可以治病:
1.全息理论:部分与整体、局部与局部之间全息对应性,每个独立相关部位都可以看作是一个全息胚胎。
2.中医取象比类法:耳朵形态如子宫中倒置的婴儿。
耳与经络的关系:手太阳、手足少阳、手阳明等经脉、经别都入耳中;足阳明、足太阳等经脉分别上耳前,至耳上角;六阴经虽不直接入耳,但都通过经别与阳经相合,而与耳相连。
![](https://img.haomeiwen.com/i28348006/5191da5c89dce765.jpg)
什么是肩周炎:肩周炎是以肩部持续疼痛及活动受限为主症的病症。由于风寒是本病的重要诱因,故称为“漏肩风”。多发于50岁左右的成人,故俗称“五十肩”。因患肩局部常畏寒怕冷,尤其后期常出现肩关节的炎症黏连和肌肉萎缩,肩部活动明显受限,故又称“肩凝症”、“冻结肩”等。
病因:
1.中老年人软组织退行病变,对各种外力的承受能力减弱;
2.长期过度活动,姿势不良等所产生的慢性治伤力;
3.上肢外伤后肩部固定不久,肩周组织继发萎缩、粘连;
4.肩部急性挫伤、牵拉伤后因治疗不当等;
5.因寒湿侵袭,导致肩周组织继发痉挛、粘连。
耳舟对应上肢部疾病,耳舟穴位如下图:
![](https://img.haomeiwen.com/i28348006/a672196f3fb47d5a.jpg)
治疗方法:用弹簧探棒、毫针针柄等以均匀的压力,在与疾病部位同侧相应的耳郭部位,自上而下对耳舟进行检查。查到痛点时,患者会出现皱眉、眨眼、呼痛、躲闪等反应。
耳穴压丸法:耳郭常规消毒,一手固定耳郭,另一手用镊子夹取耳穴压丸贴片,贴压耳穴并适度按揉。每天按揉3~5次,每次每穴按压30~60下,留置3~7天。一边按揉耳穴一边活动肩部,还可以配合古法针灸太极交感疗法,强化治疗效果。
注意事项:湿热天气耳穴压丸留置时间不宜过长,2~3天为宜。对扭伤和运动障碍的患者,进针或贴穴后嘱其适当活动患部,有助于提高疗效。
肩周炎日常防护:注意休息,勿二次劳损拉伤肩周组织;注意防寒保暖,避免寒湿继续侵袭肩关节;日常锻炼,避免肌肉粘连。
功能锻炼:转腰甩手、展肩、转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