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众声喧哗,我心孤独——读《一句顶一万句》

众声喧哗,我心孤独——读《一句顶一万句》

作者: 茉莉花微开 | 来源:发表于2023-12-01 10:51 被阅读0次

记不清是谁说的:人人生而孤独。我们活在世上,要想找个人说话很容易,但要想找个真正愿意耐心倾听、懂你的人,却实属不易。

哪怕身处繁华,哪怕众声喧哗,可我们的内心,往往是一片孤寂。

这或许正是刘震云的长篇小说《一句顶一万句》所要表达的主题,有人称它为一部中国版的《百年孤独》。读后令人唏嘘,更引人深思。

全书分为上下两篇:出延津记和和回延津记,讲述了三代人为了摆脱内心的孤独而做出的种种努力,以及生活在社会底层的百姓的喜怒哀乐。这一来一往,延宕百年。

杨百顺出生于卖豆腐的家庭,孩提时代的偶像是能喊丧的罗长礼。这或许也是他的精神追求。可是这个愿望当然不可能实现,毕竟喊丧的活不是正儿八经的工作,难以养活人,它只是罗长礼的副业。

杨百顺年少时,因为父亲有意让弟弟上学而不让他去,便从心里恨上了父亲。他逃离了家庭,期间做过许多工作,杀猪、染布、破竹子、挑水、种菜等等。

在生活难以为继时,他碰上了牧师——意大利人老詹。老詹花了40年的心血,只发展了八个信徒。而杨百顺是第九个,也是唯一一个能主动入教的人,这让老詹颇为感动。

为了帮杨百顺改变命运,老詹替他改名为杨摩西。当然名字的改变并没有就此让他交上好运。为了生活,他做了寡妇吴香香的倒插门女婿,因此又改姓吴,变成吴摩西。

不管名字怎么改,这些对他来说都是被动的、无奈的,唯有把日子过下去才是真实的。

有了吴香香的馒头铺,日子虽然苦点、累点,也算衣食无忧。只是夫妻两怎么也说不到一块。倒是吴香香跟前夫所生的女儿巧玲,时年仅五岁,却跟后爹很说得着。

看来,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只要是心意相通的人,也许只需要一句话,一个眼神,对方便懂了。

后来,吴香香因为跟邻居老高有奸情,被吴摩西发现后,索性卷了家里的钱财跟情夫逃跑了。奇怪的是,被戴了绿帽子的吴摩西,内心反而是平静的,甚至有一些窃喜。

由此可知,两个人过日子,心能在一块儿才是最重要的。否则,哪怕是近在咫尺,也如远在天涯。

他和巧玲达成了默契,本想守着铺子安静地过日子。架不住女方家长的施压,吴摩西只能带上养女,出门去假装寻找。

原想在离家不远的地方呆上十多天就回来,不料碰上了人贩子,拐走了巧玲,这才是真正让吴摩西牵肠挂肚的。

他疯了似地寻找,依然没有结果。无意中却撞见了吴香香和他的相好。看两人的样子也是穷困潦倒,却依然你侬我侬。

原来,跟说得着的人在一起,这苦日子也能变成甜的。

伤透了心的吴摩西从此改名罗长礼,离开延津,远走他乡,再没回来。这名字正是他年少时所向往成为的人,是否正意味着他要跟往事彻底告别,从此能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呢?书中没有交代。

多年以后,吴摩西养女巧玲的儿子牛爱国经历了一番相同的遭遇。

他的妻子庞丽娜和他表面上日子过得风平浪静,实际上两人却是无话可说。

看来俗话所说的“打是亲,骂是爱”,还真是有些道理。婚姻中最可怕的不是打打闹闹,而是心不能拢到一起。

彭丽娜跟丈夫无话可说,跟照相馆的小蒋却有说不完的话,以至于出轨,闹得满城风雨。

牛爱国当时气得杀人的心都有了,在他内心迷茫时,去找了千里之外的战友,当年非常说得来的杜青海商量。

在战友的劝导下,他既没有离婚,更没有杀人,而是期望以一腔柔情打动妻子。他天天绞尽脑汁给庞丽娜讲好话,做各种家务。妻子爱吃鱼,他变着花样做给她吃,并且在她下班时去工厂接他。

一开始,妻子确实有些感动,但一提到让她回心转意,她立马又翻脸。

当小蒋和庞丽娜跑到外地去开房,被小蒋妻子逮个正着时,其妻喝了农药,欲寻死而未遂。换来的结果是夫妻俩和好如初。

见此情景,牛爱国觉得,唯有自己才是受伤最深的人。

醉酒之后,他扬言要杀掉小蒋的儿子,让他们一家人痛苦不堪。不料这话却被自己曾经说得着的朋友给说了出去,闹得人尽皆知。

由此可见,昔日哪怕是意气相投的朋友、说的上话的人,也有可能因为一句话而闹崩,成为熟悉的陌生人。这种背叛,才是最让人心伤的。

万分苦闷的牛爱国,一怒之下离开了家乡,在外面打工。这期间结识了一个叫章楚红的小饭店老板娘,两人越说越说得着,于是发展出了一段婚外情。

牛爱国这时才理解了妻子与情人相处的感觉。只要能说到一块儿的,哪怕整日整夜呆在一起,也是不会腻的,心情是愉悦的。而心要是不在一起了,你就是再费力讨好,她也未必能向你敞开心扉。

牛爱国是个善良懦弱的人,他也怕自己与章楚红的暧昧会闹出人命来。正在纠结之中,收到了老母亲病重的消息,于是不辞而别,回了家乡。

在牛爱国母亲病逝后,庞丽娜又一次私奔。这一次,出轨的对象竟是她自己的亲姐夫。虽然牛爱国与七十年前的吴摩西一样,心中平静如水,甚至有些窃喜,但迫于舆论的压力,他也只能装出去找人的样子。

一开始,牛爱国是漫无目的的。但后来竟萌生了去养姥爷的故乡,寻找当年事情真相的念头。于是他踏上了回归延津的旅途。

或许这七十年前的往事中,正隐藏着打开他此刻心结的钥匙。

在不断的寻找中,牛爱国逐渐明白了自己内心的需求。

人生中能遇到说得上话的人是幸福的,能找到自己感情的归宿,更是如此不易。

他能找到吗?书中同样没有交代,但“日子过的是往后,不是从前”,这句话已经给了我们希望。

也许与能说的上话的人在一起,哪怕对方只会问“你说呢”,你也可以将事情一件件剥骨剔肉,码放清楚。

与能说的上话的人在一起,一句就能顶一万句;否则,即使说了一万句,还不如一句话更有分量。

众声喧哗,我心孤独。或许人人心中都有着一份执着,所以,我们在不断地寻找,也在不断地失去。

但愿芸芸众生中的我们,都能遇上让自己内心安宁的知己吧。

(写于2018-09-29)

相关文章

  • 读,众声喧哗

    读,王安忆,《众声喧哗》……众声喧哗,仅仅停留在众声喧哗,当然,有寓意也有价值,虽然对于某些深思是懵懂或一知半解…...

  • 众声喧哗

    世界是平的,世界也是平行的。正是这些平行的世界,构成了周遭的一切,不同的维度,不同的声音,不同的梦想,众声喧...

  • 书评《孤独六讲》︱我的对话只是自己的独白

    文/小品 《孤独六讲》是一本讲述孤独的书—— 残酷青春里野兽般奔突的“情欲孤独”, 众声喧哗却无人肯听的“语言孤独...

  • 思维孤独

    蒋勋先生的《孤独六讲》是一本讲述孤独的书——残酷青春里野兽般奔突的“情欲孤独”,众声喧哗却无人肯听的“语言孤独”,...

  • 蒋勋《孤独六讲》:孤独是生命圆满的开始

    文/半颗橙子@半间书房 《孤独六讲》,这是一本讲述孤独的书——残酷青春里野兽般奔突的“情欲孤独”,众声喧哗却无人肯...

  • 渴望孤独

    《孤独六讲》是蒋勋先生写的一本讲述孤独的书——残酷青春里野兽般奔突的“情欲孤独”,众声喧哗却无人肯听的“语言孤独”...

  • 孤独是生命圆满的开始 ——读《孤独六讲》有感

    这是一本讲述孤独的书——残酷青春里野兽般奔突的“情欲孤独”,众声喧哗却无人肯听的“语言孤独”,始于踌躇满志终于落寞...

  • 围观改变中国?——《众声喧哗》

    媒体民意与公共决策,始终是权利与权力的对话,那么是否真正能实现“关注就是力量,围观改变中国”是需要讨论的话题,我曾...

  • 每个人心中都应该有一座瓦尔登湖

    有人说《瓦尔登湖》是一本读不进的书,那是我们很难沉下心。 众声喧哗,却很难听到内心的心声,更别提那一湖荡漾的湖水。...

  • 梦中,祈求的小花

    秋天的雨 落在屋顶上 抚慰人心的文字 敲打孤独的山谷 窗外车水马龙,众声喧哗 我想起刚刚做的一个梦 梦里,你送给我...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众声喧哗,我心孤独——读《一句顶一万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tscg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