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凌晨过后,突然显示获得“简书创作者”,算是意外的惊喜。从日更天数算,昨日连续日更天数达到105天。这次申请通过简书创作者,是第三次申请了,基本上一个月申请一次。回顾本次申请之所以能通过,可能是由于整体文章数量已经过百,达到111篇,文字数量超过11万,并且有部分话题的垂直文章超过十篇。虽然粉丝数不超过60,点赞量也够多,但目前这两点应该不是考核重点。
纵观上百篇文章,如果仔细分类来看,大概可以分为几下几类。绝大多数都是花了一定精力和心思写的,较少部分篇目偶尔凑数。
第一类文章是个人经历类文字。写作前期,更多是抒写个人经历故事,或是每日见闻题材,这可能是简书中随感类文章中占比最高的,受平台影响,不免也会将这类题材看作重要题材之一。个人类题材,还有一项优点是有话可写,更容易下笔,前期文章不少时回忆性或借助一个主题进行深入阐述。
第二类是时事类题材文章。由于平台属性不鼓励写时评文章,而且容易因为敏感词而无法发表。在遭遇过两三次写稿被封之后,对正式的时评文章较少涉及。出于对现实事件的有感而发,改成了写成时事+简短感想之类的文字。这种文字,介于两种文体之间,两方面的文体特点都没有兼顾,所以显得有些不伦不类。
第三类是教育类话题。最近几个月由于上课的原因,接触的教育类话题比较多,同时自己也对某些热点教育话题感兴趣,这类话题算是相对“有话可写”的题材,篇数上也为数不少。
第四类是职场企业现象观察。更多是基于现在就职经验,以及对社会商业现象的观察和经验分析。试图从一些过往经验和书本知识中,总结出一些规律性的陈述。
第五类是读书笔记和现象经验总结。这部分文章主要是两三本近期阅读的书籍,包括吴军的书和《史记》的相关书籍。从阅读中找题材,也算是开拓写作话题的一种手段,而这种手段往往还促进了课外阅读的效率提升。
回忆在开始写作前,我设想的更多是第一类个人经历类题材,但写了几篇之后,兴致就没那么大了。一是,工作生活上时间安排紧张,即便偶尔有休息日,也主要以学习和休息居多。社交活动和出外游玩很少。二是,如果是写陈年往事,需要时不时调节心境,追忆过去,对身处忙碌的人来说,回忆过去的记事,需要有充分闲适的心境,一旦忙碌起来,写这类题材会让有心境切换上的困难。对拓展到第二类至第五类写作话题,应该是出于个人能力和兴趣,以及当时当日处境而定。
在获得“简书创作者”徽章后,接下来的写作计划,或许需要更加的垂直和聚焦。我给后面的写作设定了几项原则:
第一,着眼于长期写作计划,以提升写作能力为主,尤其是时评或知识评述类文章写作。时评类的文章,虽然是有踩热点的“投机取巧”,但是训练写作时评类文章有两大优点。其一,时评类文章都是“以需求为导向”,能够紧跟时事,解答一些大众疑惑,或是提出不同于一般媒体的观点,或是有更通俗性、易读性的文章整合能力,这对写作者的写作能力训练是最“直接的检验”。写的好不好,可以从读者反馈中,得到最及时的反映。而要练习写作时评文章,很重要一点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对不同新闻报刊的信息源,能够有更强的甄别能力和选择能力,这种对比和总结看多了,就可以知道舆论市场上,还有哪些观点是可以“整合”的。如果没有做过这种训练,初看眼光缭乱的新闻报道,会陷入到处都是,到处都对,没有自我的分辨能力。从根本上说,现在的社会是传媒占据一项制高点的年代,不论对企业也好,个人也好,国家也好,掌握媒体的传播话语方式,可说是一项基本功。
第二,策划更多的主题和专题式写作,提升写作内容的整合度和深度。由于接下来的学习和论文写作将会更加繁忙,要保持有质量的日更将会变得更加困难。或许每周写1-2篇文章,或许尚有可能。今年接下来的三个月将是更为忙碌的时间,如何写作,需要灵活调整。
第三,零星碎语写作。有时候小的写作灵感,也是值得一记的。这种写作对调适生活工作的节奏也是一个帮助。也为其他两种其他类型的写作,积累写作素材和方向。
写作需要有阶段型的规划,需要看时间、经历、兴趣点、写作水平等条件的配合。现在而言,先以以上三类写作为准。下一次计划,可能得到2022年元旦之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