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网上讨论很热闹的话题:全国生育率再次下跌。先不说这些年轻人为啥不生孩子,就说这些不要小孩的年轻人,你们老了以后可咋办啊?(捶胸顿足状)
其实,生不生小孩只是个人选择而已,尤其现在的年轻人更注重个人感受和体验,如果生孩子只是降低了自己的生活水准,让孩子去继承自己那还不完的花呗,不如不生。这是很多年轻人的想法。
但是,很多父母辈的人却不是这么想的。他们考虑更多的是,你们不生孩子,以后没有子女照顾,那日子可咋过呀?
说实话,这也是不少人心中的担忧。毕竟,咱们国家很是推崇孝道,谁家有儿女不管父母,怕是都能被骂上热搜。
比如,“百亿影帝”黄渤就曾经因为把年迈的老父亲送到了养老院,然后真诚地向广大群众解释了自己的确是没时间去照顾患病的老人,只好委托给专业的机构来照顾。
黄渤的家底不可谓不厚,他都做不到的事情,让老百姓的孩子放弃工作去照顾年迈的父母,又有多大的可能性呢?
按这样的逻辑来说,有没有子女,跟日后是否有人照顾,真的关系不大。
而且,社会分工细化之后,即便只是独居老人,以后也未必没人管。只不过是过什么样的生活而已。
看过一个报道,说日本有一个新的行业,是为独居老人收尸做善后,想来不久之后咱们国家也会有了。这样说来,只要自己没有大病,生活能自理,独居未必就那么不堪。
何况,就算有子女,你也不会忍心让孩子耽误工作来伺候自己吧?何况,孩子也有自己的小家庭要照顾,也有伴侣的父母家人需要关怀啊。
按这个逻辑,有没有子女,好像更加没什么分别了。
我一个朋友就是不婚主义,一个非常漂亮又有能力的女孩子,有自己的房子、车子和公司,还有一群闺蜜死党。
也许是经历过情伤后心如止水,也许是现实中的男人实在入不了眼,反正,她已经做好了这辈子独善其身的打算,并且已经填好捐赠遗体的志愿书。
因为遗体捐赠以后,无法利用的部分会有人专人拿去火化入葬,日后也有专人负责祭扫。既然知道日后没有子女去扫墓,那么拜托给陌生人也未尝不是个好的选择。
并且,不婚主义从来不是现代人的专利,而是上个世纪初的先辈们玩剩下的。
那个时候,这个女性群体被称为“自梳女”,也称妈姐或姑婆。因为以前的已婚女性都是要盘发的,在结婚当日由亲人亲手挽发盘发还要说一些吉祥话来祝福新人。
而“自梳女”则是自己把头发盘起来,以示终生不嫁、独身终老;在死后被称为净女,也是古代中国女性文化的一种。
不过不同于敌视男性或者被男性伤害到体无完肤的可怜女人,相反,自梳女大都经济条件良好,生活快乐而满足。这是因为那个时候女性地位有了提高,而且收入也不低,不用依附男人,很多人选择了独善其身的生活。
在1950年,顺德均安镇就落成了冰玉堂,作为自梳女的住所。
在2012年12月25日,顺德均安又成立了冰玉堂“自梳女”博物馆。被称为珠三角地区自梳女历史的重要见证,记录着自梳女这一独特群体的历史和文化。
并且,今天在香港北角东部的七姊妹,也是沿于自梳女。
如果你们有兴趣,可以前去探索一番,说不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其实,关于孩子是否会结婚生子的问题,我们似乎远不如老祖宗看得远、想得开。在这个问题上,老祖宗早就给了答案——
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做马牛。
毕竟,人生是他们自己的,不论选哪一条路,都是要自己来承担后果的,不是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