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I模型

作者: miky_zheng | 来源:发表于2019-01-27 16:05 被阅读0次

7层

1.物理层
各个网卡

2.数据链路层
交换机
数据单元:帧
特点:同步、查错、制定MAC方法

3.网络层:
路由器
数据单元:数据包
特点:定址、选择传送路径

4.传输层:tcp,udp
包括ssl也是传输层
数据单元:报文
特点:
1.解释验证数据
2.进行流量控制或是基于接收方可接收数据的快慢程度规定适当 的发送速率
3.tcp协议还具有拥塞控制,重传机制,见https://www.jianshu.com/p/ddb0161e30fd

NOTE:工作在传输层的一种服务是TCP/IP协议套中的T C P),另一项传输层服务是IPX/SPX协议集的S P X( Serial package Exchange 序列包交换)

5.会话层:session
负责在网络中的两个节点之间建立和维持通信。
建立通信链接,保持会话过程通信链接的畅通,同步两个节点之间的对话,决定通信是否被中断以及通信中断时决定从何处重新发送

6.表示层:
应用程序和网络之间的“翻译官”角色
数据加解密,压缩解压缩,编码转换。

7.应用层:
具体的应用程序,对应WWW服务器、FTP服务器、文件管理以及电子邮件的信息处理(SMTP)等

运作方式:

数据由传送端的最上层(通常是指应用程序)产生,由上层往下层传送。每经过一层,都会在前端增加一些该层专用的信息,这些信息称为“报头”,然后才传给下一层,我们不妨将“加上报头”想象为“套上一层信封”。因此到了最底层时,原本的数据已经套上了7层信封。而后通过网络线、电话线、光缆等媒介,传送到接收端。

接收端收到数据后,会从最底层向上层传送,每经过一层就拆掉一层信封(亦即去除该层所识别的报头),直到了最上层,数据便恢复成当初从传送端最上层产生时的原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OSI模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ttnj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