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用“指数型思维”弯道超车

用“指数型思维”弯道超车

作者: 哎卖姜 | 来源:发表于2019-08-28 22:37 被阅读0次
哎卖姜日更D208

“指数型组织(Exponential Organizations,简称ExO)”这个术语是在2014年由奇点大学创始执行理事萨利姆·伊斯梅尔(Salim Ismail)在他的书《指数型组织:打造独角兽公司的11个最强属性》中提出的。在当今这个时代,不但技术呈指数型增长,刚刚创业的“独角兽”公司或成功转型的传统公司,也在以10倍或100倍的速度扩张,这些公司就是奇点大学定义的“指数型组织”。

那么,什么是指数性思维,什么又是线性思维呢?

关于这两种思维的区别,书中提到的一个经典的例子就是人类基因测序工程。这项工程从1990年开始,一直测到1997年,用了7年的时间才完成了1%测序,如果按照线性思维,7年完成1%,70年完成10%,那么如果想要完成100%,就需要花费700年的时间。

但是按照指数型思维,7年完成1%,再7年完成2%,然后是4%,8%,16%,32%,64%,只需要不到40年就可以完成。

而实际上,在此之后仅仅用了4年,也就是到2001年的时候,人类的基因就已经100%完成测序了。所以,简单地来说,线性思维是做乘法,而指数型思维是做次方。

线性增长和指数型增长的比较如下:

摩托罗拉和诺基亚都是死于线性思维,而苹果和谷歌都胜在指数型思维。

当年,摩托罗拉非要发射77颗卫星笼罩全球,因为他们算过一笔账,一个机站的建设成本要十万美元,想要覆盖全球太贵了!还不如狠狠心花个100亿美元发射77颗卫星。这就叫铱星计划。他们没有想到的是,在之后的几年里,地面机站的成本在以指数级下降,就跟当时所有与计算能力有关的科技产品一样。摩托罗拉用线性思维的预测花光了投资人的钱,倒下了。

可诺基亚还在继续着线性思维的错误。他们花了82亿美金,买了一个靠在地里埋传感器收集地理信息的公司,以为可以在地图时代高枕无忧。结果谷歌花了11亿美金买了一家以色列的公司,一个没有什么重资产,只有5000万智能手机用户的公司。他们收集的地理信息是来自每个用户的手机。高下立判,指数型想法再次完胜。

那么,如何打造一个指数型思维的组织呢?

这本书就通过对市值10亿美金以上的独角兽公司的观察研究,给出了以下11个主要特征:

一、核心愿景:MTP

每一个指数型组织,都首先要拥有一个宏大的,充满变革感的目标(MTP),例如:

TED:值得传播的思想

谷歌:管理全世界的信息

Airbnb:让全世界所有空房间都能够发挥作用

樊登读书会:让3亿国人养成阅读习惯

之所以要有MTP,是因为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

而MTP能够让周围很多和自己无关的人,都能够过来帮助自己做这件事

这样不仅能够减少组织内部的矛盾,让所有人为了实现目标一致对外

而且一旦占领消费者认知,也不会有人在核心愿景上与自己竞争

确定MTP的方法是:

如果你创业的初心,是为了给这个世界带来一些什么样的变化

把这个想法用这种方式描述出来:既包含足够的宏大,又有着变革的思想,同时是一个伟大的目标,这就是MTP

二、五大外部特征:SCALE

1、随需招聘的员工(Staff on Demand):

组织内部不需要拥有海量的员工,但却有海量的人在干活,并可以按需使用和支付报酬

随需招聘的员工是降低人力成本,让组织得以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式

典型的例子就是掌阅,掌阅平台上海量的书籍,并不是自己录入的

而是远程使用大量大学生录入书籍,并通过工作平台提交给编辑

只要编辑审核通过就可以获得报酬,而无需招聘大量录书人员

2、社群与大众(Community & Crowd):

组织不需要拥有专业人员,而是利用社群和大众的力量获得有价值的内容或最佳的解决方案

社群和大众是解决组织内部缺少专业人员的重要方式,其方法为:

首先从MTP出发,使用MTP吸引大量的人愿意和自己一起做这件事

然后不断培养这些人,对这些人的意见进行倾听和反馈,培养意见领袖

最后打造一个社群和大众能够活跃的平台,让社群和大众在平台上不断发挥

类似的例子有很多,知乎、简书、什么值得买等等,凡是UGC平台基本都在此列

3、核心算法(Algorithms):

组织应收集、组织、应用和释放数据,让算法和规则成为组织运转的核心

算法是一个指数型组织得以稳定运作和快速增长的核心

这样社群和大众就能以一个稳定、明确的规则参与其中,并得到可预期的回报

例如滴滴、Airbnb、美团外卖等平台,用户在其中的所有活动都是由算法规则来管理的

这样快速增长的用户才不会带来额外的管理成本,同时用户能够清晰地知道如何在平台上得到什么

在此基础再加上社交推荐奖励等算法,就可以有效提升用户粘性和积极性

4、杠杆资产(Leveraged Assets):

组织不需要拥有大量的实体资产,而是通过运营数据撬动社会上大量的闲置资产

杠杆资产是解决组织缺少实体资产和资金的重要方式

例如Airbnb并没有自己的房产,滴滴也没有自己的车(虽然砸了不少钱)

它们都是通过运营用户数据,将社会上大量的闲置资产运营起来,从而获得增长和收益的

这样就可以用最低的成本实现快速增长,而且增长也不会带来额外的资金成本

5、参与(Engagement)

组织要为用户打造充足的参与感,让用户充分地参与到组织的成长中来

参与是提高用户活跃度和忠诚度的重要方式

通过参与,可以让用户将自己视为组织的一部分,从而自发地进行品牌传播

在用户界面上应尽量鼓励大家参与其中,包括以游戏形式参与、以行动形式参与,或以提建议的形式参与等

小米就是打造用户参与感最成功的例子,具体可以参考小米《参与感》这本书

综合以上五个方面,就可以看出

当我们初创一个组织,但人手不足、资金不足、专业知识不足、推广资金也不足的时候

我们就要通过MTP来聚集社群与大众,通过数据和算法撬动社会上的杠杆资产,并打造用户的参与感来产出有价值的内容和传播增长

三、五大内部特征:IDEAS

1、用户界面(Interfaces)

用户界面一定要足够友好、易用、简单易懂,用户不需要任何学习成本就可以学会

一个最好的例子就是微信,当把产品拿给用户的时候,用户无需任何培训就可以上手使用

2、仪表盘(Dashboards):

确定5个左右增长的关键数据和指标,将这些关键数据实时公开显示,不断调整策略以达到指标

首先,我们需要根据用户转化的流程,确定5个左右关键数据,用来表示企业的状态是否健康

以樊登读书会为例,这五个关键数据就是入会率、体验会员的转化率、续费率、客户收听时间和打开率

然后,对这几个数据分别设置指标,实时监测并公开显示,所有的工作都围绕着提升这几个关键数据开展

如果有一项功能或活动的推出,能够提升这几个关键数据中的一个或几个,那就说明这项工作是有效的,反之就是无效的

3、实验(Experimentation):

指数型组织需要做大量的实验,只要是可能有价值的想法,都可以放到组织的边缘去尝试和验证

指数型组织在做一件事情之前,一定不要投入大量资源先做出来,再拿去市场上验证

而是先把那些有价值的想法放到组织的边缘去验证,验证它的价值假设和增长假设(此处参考精益创业)

如果验证成功,就可以应用到组织中来,投入资金使其快速增长,如果验证失败,也不会对组织造成损失

微信就是实验成功的最好例子,微信就是当初在QQ之外独立实验的产品,即使当初失败了,对腾讯也不会有什么影响

4、自制(Autonomy):

员工的管理是自下而上的,通过OKR实时反馈,让员工自发地去改善关键数据

很多企业都是自上而下式管理,也就是上级领导制订KPI,然后让下级员工去完成它

而指数型组织的管理是自下而上的,也就是使用目标与关键成果法(OKR)进行管理

OKR就是在上面提到的关键数据和指标,这些数据是来自于产品真实情况,将它们实时监测并公开显示

然后员工只需要各显神通使数据达到指标就可以了,并且所有尝试的结果都可以在关键数据上实时反馈出来

微信公众号的阅读量就是一个小例子,因为工作成果的数据可以实时显示出来,所以也就更有内在的动力

换言之:KPI是用来考核【人】的,表示一个人做了多少工作,而OKR是用来考核【产品】的,表示一个产品状态是否健康

5、社交技术(Social Technologies):

社交技术是指数型组织的核心能力之一,可以有效提高组织的活性

说白了,社交技术就是用户运营

要善于利用技术手段,和我们的用户直接沟通

从而快速获得真实反馈、增强用户的参与感、进行品牌传播等等

综合以上五个方面,就可以看出,要想打造更好的指数型组织和产品

我们就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每个人的能动性,通过关键数据实时反馈工作结果并及时应对,并敢于在组织边缘进行新想法的尝试

四、指数型组织的关键要素:边际成本足够低

一个指数型组织有着若干驱动因素

其中最重要的一个要素就是边际成本要足够低,甚至为零

几乎所有指数型公司经营的都是零边际成本的生意,也就是信息

所谓边际成本,指的是每一单位新增生产的产品(或者购买的产品)带来的总成本的增量

例如网络游戏,每增加一位玩家,对于游戏厂商来说只不过是多了一些数据而已,增长成本几乎为零

有当能够运营边际成本为0的信息的时候,才有可能让自己的服务以指数型增长

五、如何打造指数型组织:

本书中对如何打造指数型组织有着非常复杂且详尽的讲解

但为了总体上来说,可以将其概括为三个步骤:

第一步:确定MTP,确定创业的愿景

第二步:精益创业,将想法落实到实践

第三步:实现SCALE和IDEAS,打造指数化组织

其中最关键的第二步,之后会在《精益创业》这本书的读书笔记中进行详解

六、已经存在的企业如何转型成为指数型组织:

中小型企业:重点是打造人格化的梦想家领袖,一个拟人化的社群会更容易产生粉丝,更容易让用户帮助这个人来实现梦想

大型企业:新想法非常容易被传统业务绞杀,只有改变领导层的思路,通过结盟/投资/收购,在组织的边缘去开发才有可能成功

总结一下,《指数型组织》这本书中的核心观点

可以概括为指数性思维、MTP、SCALE和IDEAS四个部分

所谓指数型思维,就是让上一次发展的结果,成为下一次发展的起点

其中,MTP是帮助我们解决做什么的问题

SCALE帮助我们解决如何利用有限资源实现飞速增长的问题

IDEAS帮助我们解决如何让组织和产品不断变得更好的问题

在你的生活、工作中,如果想做大10%,可以通过更卖力的工作。但如果想做大10倍,就需要你重新梳理,重新定义,改变你的思维方式,从零开始。今天的世界,需要我们从传统的线性思维转变为指数型思维,这会决定你以后工作的好坏甚至创业的生死。

哎卖姜:每天免费指导1个“个人品牌”或实体店流量变现,第2个999元 微信:ranmu2009 

相关文章

  • 用“指数型思维”弯道超车

    “指数型组织(Exponential Organizations,简称ExO)”这个术语是在2014年由奇点大学创...

  • 究竟如何才能酷炫超车?

    尝试了弯道超车,却还在继续落后,有没有更酷炫的超车方式? 01 什么是弯道超车? 弯道超车,...

  • 2020-06-16

    [cp]弯道超车 问:我出身低,学历低,工作差,啥也不会,在哪里可以弯道超车? 答:在梦里。弯道超车这个词特别容易...

  • 弯道超车

    弯道超车?我们以前经常看到赛车选手,他们往往都是在弯道超车,为了寻求一种刺激的感觉。那么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弯道超车是...

  • 2022-02-16设定意图:弯道超车

    今天设定意图:弯道超车。 画面中,一个车子左边翘起来,看起来有点像翻车,又有点像弯道超车。 让我想到是弯道超车。就...

  • 真的可以弯道超车吗?

    落后地区和发达地区的差距是明摆着的,很多人提出用弯道超车的办法加快发展,赶上和超过发达地区。弯道超车是经常的...

  • 机遇

    都说弯道能超车 可谁又想过 超车尤其是弯道上 风险系数得多高呢?

  • 《度生活》492:弯道超车是个高风险高回报的高精尖活

    壬寅癸卯丙戌, 你的生活有弯道超车的经验?“弯道超车‘是赛车运动中一个常见术语,意思是利用弯道超越[https:/...

  • 学生学习上,暑假弯道超车的可行性有几分?

    学生学习上,暑假弯道超车的可行性有几分? 此处所言“暑假弯道超车”,限指中小学生利用好暑假,实现学习成绩上弯道超车...

  • 2018-05-17

    人生如赛道,处处都是弯道,不断强化自己便可弯道超车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用“指数型思维”弯道超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tuve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