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4营)10天思维导图与思考

(4营)10天思维导图与思考

作者: 云鹏教练 | 来源:发表于2020-06-08 06:05 被阅读0次

第四营是我们一起创造的作品!

本期的参与者

第1天:

毕业N年 我的挑战 社群,大荔

第7天:

我的知识结构 同修复盘(姜玲版) 同修复盘(王禅版) 感恩遇见 一生二,二生三 圈子很重要 你若绽放,天下无双

第8天:

最好的学习方式是“教”。其实理论来源来自学习金字塔。

主动学习要比被动学习效果要好。

来让我们来看一下,你就明白那种学习方式最高效了,就知道该怎么去学习了。

1.“听讲”,也就是老师在上面说,学生在下面听,这种我们最熟悉最常用的方式,学习效果却是最低的,两周以后学习的内容只能留下5%。

2.通过“阅读”方式学到的内容,可以保留10%。

3.用“声音、图片”的方式学习,可以达到20%。

4.是“示范”,采用这种学习方式,可以记住30%。

5.“小组讨论”,可以记住50%的内容。

6.“做中学”或“实际演练”,可以达到75%。

7.是“教别人”或者“马上应用”,可以记住90%的学习内容。

学习 姜玲的作业

用不好思维导图,

可能不是因为没思考清楚,

也不是你不会快捷键,

而是你不熟悉它的高阶心法。

不扣概念,不扣定义,从实际出发来讨论应该怎样理解【思维导图】。

全兵的作业

      结构化的表现形式可以是层级结构、颜色、虚拟线框、连接线等。这样,结构化的输出就可以完美的作为“反馈”变成继续思考的输入(如上图)。当然你也可以使用便签,文档等工具,但是结构化的信息更有利于我们大脑的接收。

信息没有经过结构化整理就像一个没有把书籍分类的图书馆,无法检索无法高效率的提取所需的信息。

    思维导图最大的作用是把无序的思维碎片结构化,提高“反馈”的效率,助力思考。

记忆规律 全兵的发言时间
掌握word的操作技巧并不一定能写出好的文章,凡夫俗子即使有了屠龙宝刀也是无法真正的号令天下的,所以学习思维导图绝不是联系快捷键和操作技巧,而是从现在工作生活中的痛点(记忆碎片化,思考的前后逻辑记忆不清)入手,借助工具来解决这个问题。

    所以使用好思维导图的关键是“思考”,实时把思考的结果表达出来。谈到思考,最有思考套路的就是‘麦肯锡’了,有一本《麦肯锡笔记思考法》讲的就是用笔记来辅助思考和记忆,里面用的A4纸。我觉得用思维导图代理效果更好。有兴趣的可以阅读实践一下。但是归根到底本质的东西是一样的。

从实际出发

      还有,关于”学习型社群”的思考:    如果你的行业没有提供这样的输出机会和平台,那么,可以尝试每次学习完后写一些总结性的文字(画思维导图),用自己的语言重复演绎(发到群里)。就像小时候听了语文课后还会经常写日记的人,作文水平就会大大提升;听课学了一段话术,得对着别人讲出来才算是真的记住了。听了不等于学会了,输入和输出之间隔了十万八千里。

绽放

      在一个学习氛围好的大环境中成长,也更有利于个人激发和挖掘出内在潜能,这些潜能或许能改变你的人生。

      清晨,总躲进东湖一片片树叶,一阵阵涟漪,并随着远处的余音渐渐苏醒。这是一片居于城市而又远离喧嚣的净土。一湖容纳山水楼阁,把昨日的难过与开心都揽入怀中,以阳光开启全新的一天。

第8天总结 第8天总结(2)


第9天:

真正的爱(2) 真正的爱(1) 爱与共生

    不同世界有着不同的行为规则和合作方式。网络极大地拓展了人们的视野,同时也形成了全新的交流和合作模式,人们不自觉地培养出了网络时代全新的行为习惯和思维方式。

大云的社群思考 几代人

一、生活中,限制我们创新思维的4个心理因素:

1、从众心理

从众就是服从众人,顺从大伙儿,随大流。别人怎样做,我也怎样做;别人怎样想,我也怎样想。我们仔细观察一下,社会上人们大部分的行为选择其实都是盲目从众的结果,而很少经过自己独立的深思熟虑。

2、权威心理

很多时候,我们都会习惯于引证权威的观点,不加思考地以权威的是非为是非;一旦发现与权威相违背的观点或理论,便想当然地认为其必错无疑。可在 当下的社会,存在着很多假权威,即便是真权威,随着时间的推移,旧权威不断让位于新权威,今天的权威取代了昨天的权威,而明天的权威又将取代今天的权威。

3、经验心理

经验是个好东西,只要具有某一方面的经验,那么在应付这一方面的问题时就能得心应手。特别是一些技术和管理方面的工作,非要有丰富的经验不可,老司机比新司机能更好地应付各种路况;老会计比新会计能更熟练地处理复杂的帐目。 但是,对经验的过分依赖或者崇拜,形成固定的思维模式,结果就会削弱头脑的想像力,造成创新思维能力的下降。从思维的角度来说,经验具有很大的狭隘性,束缚了思维的广度。

4、书本心理

读书自然是件好事,可以丰富我们的知识、拓展我们的视野等等。但是我们也要认识到:“书”是作者个人的经验、思维所堆积的产物,而且 书本知识反映的是一般性的东西。所以在看书学习的时候,我们不能 不加思考地盲目相信和运用书本知识,这也就是孟子说的“尽信书不如无书”的道理。

第9天的讨论

二、思维导图中,培养创新思维的5个方法

1、用“求异”的思维去看待和思考事物

也就是,在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多去有意识的关注客观事物的不同性与特殊性。不拘泥于常规,不轻信权威,以怀疑和批判的态度对待一切事物和现象。

2、有意识从常规思维的反方向去思考问题

如果把传统观念、常规经验、权威言论当作金科玉律,常常会阻碍我们创新思维活动的展开。因此,面对新的问题或长期解决不了的问题,不要习惯于沿着前辈或自己长久形成的、固有的思路去思考问题,而应从相反的方向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3、用发散性的思维看待和分析问题

发散性思维是创新思维的核心,其过程是从某一点出发,任意发散,既无一定方向,也无一定范围。

发散性思维能够产生众多的可供选择的方案、办法及建议,能提出一些独出心裁、出乎意料的见解,使一些似乎无法解决的问题迎刃而解。

4、主动地、有效地运用联想

联想是在创新思考时经常使用的方法,也比较容易见到成效。我们常说的“由此及彼、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就是联想中的“经验联想”。

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联系,这是人们能够采用联想的客观基础,因此联想的最主要方法是积极寻找事物之间的关系,主动的、积极地、有意识的去思考他们之间联系。

5、学会整合,宏观的去看待

我们很多人擅长的是“就事论事”,或者说看到什么就是什么,思维往往会被局限在某个片区内。整合就是把对事物各个侧面、部分和属性的认识统一为一个整体,从而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一种思维方法。

      当然,整合不是把事物各个部分、侧面和属性的认识,随意地、主观地拼凑在一起,也不是机械地相加,而是按它们内在的、必然的、本质的联系把整个事物在思维中再现出来的思维方法。
创新 社群化与新商业态

思考:

1.什么是社群?
2.社群的特征是什么?
3.我们为什么要研究社群?
第9天作业 第9天 复盘

第10天:

【用思维导图记笔记和大师级思维导图的益处】

1 它们让你能够在所有时间内保持对知识“图景”的整体展望,因而可以给予你一种平衡,并对所学课题有整体的全面理解。

2 它们比线性笔记少占许多篇幅。10到100页的线性课文可以总结到一张思维导图里面去。

3 它们使你的大脑有一个焦点和结构,你可以在里面把任何课题的知识综合起来。

4 它们会增强大脑对于知识的“渴望”。

5 它们允许你把自己的思想和想法与书籍、讲座或者宣讲中表达出来的思想联系起来。

6 它们复习起来的效果和效率都大得多。

7 它们会强化你对一些书本、讲座和报告的记忆力及理解,使你能够在任何学习课程中出类拔萃。

全兵的作业 姜玲的作业 合照 合照2

与传统笔记相比,思维导图对我们的记忆和学习产生的关键作用有:

1、只记忆相关的词可以节省时间:50%到95%;

2、只读相关的词可节省时时间:90%多;

3、复习思维导图笔记可节省时间:90%多;

4、不必在不需要的词汇中寻找关键词可省时间:90%;

5、集中精力于真正的问题;

6、重要的关键词更为显眼;

7、关键词并列在时空之中,可灵活组合,改善创造力和记忆力;

8、易于在关键词之间产生清晰合适的联想;

9、做思维导图的时候,人会处在不断有新发现和新关系的边缘,鼓励思想不间断和无穷尽地流动;

10、大脑不断地利用其皮层技巧,起来越清醒,越来越愿意接受新事物。

作为助记术的思维导图为您提供了一个“十拿九稳”的记忆方法,使您的记忆能力成倍增长;同样创造性思维导图也把您简单的创造性思维模式向四周无限地发散!书山有路勤奋是路,学海无涯方法是舟,思维导图将是您一生受益的优秀学习方法!


第10天复盘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4营)10天思维导图与思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tvkt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