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先秦散文

先秦散文

作者: hebl | 来源:发表于2024-10-14 22:18 被阅读0次

中原焦点解决团队高级五期 讲师第13期 贺变丽坚持分享第2305天      2024—10—15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结束了诸侯纷争的局面。在此之前漫长的历史时期,一般通称“先秦”。我国先秦散文主要是沿着诸子散文与历史散文两条道路向前发展的。据《汉书·艺文志》载,当时主要诸子有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农、杂小说十家。先秦诸子散文指的就是这一时期诸子百家阐述各自对自然和社会的主张的哲理性著作。

        先秦诸子散文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春秋末,战国初期为第一阶段,代表作有《论语》、《老子》、《墨子》,文章多为语录体或为简明的议论短章。战国中期为第二阶段,代表作是《孟子》、《庄子》,文章逐渐由语录体发展为对话式论辩文与专题论文。《孟子》以对话为主,富于雄辩,议论酣畅,气势磅礴。《庄子》说理论证,文笔纵横恣肆,想象丰富奇特,大量运用寓言,具有浪漫主义色彩。战国后期为第三阶段,《荀子》、《韩非子》是其代表作。文章完全摆脱了语录体,基本上形成了以正面说理为主的专题论文。主要特点是论证严密,鞭辟入里。《荀子》行文条分缕析,比喻繁复,反复论证,浑厚缜密。《韩非子》行文犀利峻拔,剖析入微,善于运用浅近的寓言来说明抽象的道理,具有较强的论辩性。它们都对我国汉魏以来的哲理散文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历史散文可分为以记述事件为主的散文和以记述言论为主的散文两大类。前者以《左传》为代表,后者以《国语》《战国策》为代表。《左传》是一部编年体通史,善于以简洁的笔墨简述纷繁复杂的历史事件,尤其善于描写战争;又善于以简约的语言描绘人物的动作细节和内心活动,刻画人物栩栩如生。《国语》是一部国别史,分别记载周王朝及各国诸侯的事。《国语》善于通过言辞来反映人物的精神面貌,文字简练朴实。《战国策》记录了策士们游说诸侯或相互辩论时的大量言论,语言犀利畅达。纵横捭阖,既生动地刻画人物的性格,又运用寓言故事来阐述深邃的论点,故事性强,说理透辟,具有较强的文学性和说服力。它们为我国历史散文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提供了丰富的养料。

相关文章

  • 先秦散文

  • 先秦散文

    中国古代的散文,一向被看作是“经国大业,不朽盛世”。文人借助文章可以雄视千古,垂名百代,可以表达自己的功业道德和治...

  • 先秦散文

    《尚书》为我国古代第一部历史文集,孔子编纂并为之作序,以记言为主,所记基本是誓、命、训、诰一类的言辞。文字古奥迂涩...

  • 万卷好书110:你钟情的散文,原来还有这么古老的故事

    文/杜豆豆 《大美哉,我先秦散文》系列:引言 我想在未来的100多篇文章里,给大家讲讲先秦散文:散文在秦朝之前的那...

  • 中国散文极简史上

    中国散文的起源是先秦散文,先秦散文的大概可以分为记事和说理两个派别,记事的文章大体就是经史,说理的文章就是子集,他...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第三章

    第三章 先秦散文先秦散文繁盛的原因,有经济的、政治的、文化发展的多方因素。从经济方面说,春秋尤其是春秋末年以后,农...

  • 明道论(仿先秦散文)

    人之生死系于苍天,人之道理近于骇然。彼问何故轻言如此?岂不知世事已合之,浮华已映之。大凡盛道之士无不专心...

  • 竹志论(仿先秦散文)

    古之仁人志士常怀高洁之心,无畏生死之状。彼其陈乎?其道衰乎?以愚之见,若为人,则其道必适于人,其魂可居于心...

  • 诗语华夏文学•先秦散文

    散文泉源水漪漪,上溯甲骨之卜辞。 殷代王室作记录,多问可否凶与吉。 祭祀天地问田猎,年成征战王起居。 刻于龟甲兽骨...

  • 高中语文大纲摘要

    1、关于诵读篇目的建议。关于诵读篇目提出如下建议:先秦散文,如荀子《劝学》、庄子《逍遥游等》;唐宋散文,如韩愈《师...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先秦散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tvzrjtx.html